老中医强调:动不动就一身汗,别以为是排毒,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文 / 哆咖医生
2020-12-27 00:15

出汗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情。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和劳动后,每天最多可以出汗6-10升。因此,汗液对人体非常重要,绝不是废物。

一般来说,人体出汗是正常的,但稍微动一下就会出汗,或者在温度低的环境下也会出汗,吃饭、做点什么都会出汗,紧张也会出汗,所以必须注意了,这可能是多汗症。多汗症的病因很多,可能是由发热、代谢、精神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身体这两个部位在求救!


一、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心脏对应汗水,吃饭时出汗,表明心脏功能虚弱。为了缓解出汗多的症状,必须增强心脏功能,减少出汗,补充津液。津液以汗的形式流失太多,必须补充。

二、气虚和脾胃出现问题

如果一个人总是出汗,这也表明它是由素体表面虚弱或气虚引起的,也可能是脾胃问题。吃饭时出汗被中医称为饮食汗,饮食后立即出汗,出汗如雨,正虚胃热。


除此之外,常见的出汗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1、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等刺激因素,而是经常出汗被称为自汗。自汗多为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泄漏所致,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多见于佝偻病儿童和甲亢患者。

2、盗汗

盗汗多为阴虚,阴虚为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

3、战汗

也就是说,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表现。如果出汗后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虚弱而下降,则为严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期和中期。


4、绝汗

指病情严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出汗,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痉挛冷、脉象弱、有时无等危险症状,阳气绝对象,多见于心力衰竭、虚脱患者。

5、头汗

多为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多见于阳明热和湿热。大病后或老年人气喘,头额出汗,多为虚症。重病末期突然出汗,是虚阴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脱落的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