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只有四味药,治疗火郁实在妙

文 / 玉娇的健康
2020-12-24 18:23

"火郁"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后世医家对火郁发挥论述不可胜数。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认为脾胃虚弱,或过食生冷致阳气郁遏脾土之中,导致四肢肌肉发热;

刘完素云:"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所谓热甚则腠理闭密而郁结也。如火炼物,热极相合而不能相离,故热郁则闭塞而不通畅也"。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火郁之病,为阳为热,脏应心,腑应小肠、三焦,主在脉络,伤在阴分。"

赵绍琴先生论述"火郁"形成的原因,说"火郁是由于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邪气阻滞气机,内郁不宣,蕴蓄于里而成。"并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火郁发之",开治火郁之门径。郁愈甚则火愈盛。

火热证是身体一派热象,发热恶热,口渴饮冷,心烦,舌苔黄腻,大便不通,此火热证,热象外露,一眼可知。火郁证虽亦属于火热证,但表现上却与火热证大相径庭,甚截然相反,或有手脚不温,怕冷畏寒甚至寒战等阳虚表现。《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诸禁鼓栗,皆属于火",刘完素在注解此条时提到"动摇,火之象也。阳动阴静,而水火相反……此由心火热甚,亢极而战,凡兼水化制之,故寒栗也。"清代医家林开燧在其《林氏活人录汇编》曾论述"凡脏腑素有实热,或虚热积久不散,其势必亢极而反兼寒化,淅淅恶寒,微有拘束之象,然终未若阳虚之甚怯……多由阳邪内亢,逼阴于外,内热外寒,辛温大忌,惟从清热散郁"。临床上遇到恶寒怕冷,手脚不温的患者,一定要细察精详。

① 观其舌,火郁证终是火热之邪,火邪劫烁津液,舌体失养,多见舌体瘦小,舌生芒刺,多有裂纹。若舌质红苔白腻,如叶天士《温热论》中说"湿遏热伏,泄湿透热"。

② 诊其脉,火热内郁,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崔真人曰"下手脉沉,便知是气",脉象多见沉涩或沉弦数,如郁闭太甚,脉象亦可见迟缓,如《伤寒论》中大承气汤证见脉迟;或可见伏脉,《难经》二十难"脉有伏匿"。

③ 望,火郁之证,两目神采奕奕,闻声音,声音洪亮,绝非阳虚精神萎靡之象。眠差多梦或噩梦纷纷,或心烦懊恼,或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火郁发之是其治疗法则。发,宣发,发泄之义。因气郁所致,则疏通气机;因血瘀则活血化瘀;因食积可消食导滞;因湿郁可用宣通气机,化湿通利。总之以舒畅气机为主。

①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收录升降散一方,此方虽为瘟疫病所设,但在内科杂病中应用非常广泛,杨氏分析方中药物云: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僵蚕味辛苦,气薄,轻浮而升,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散逆浊结滞之痰也,能辟一切怫郁之邪气。蝉蜕气寒无毒味咸且甘,能祛风而胜湿,涤热而解毒也。姜黄行气散郁,建功辟疫。大黄味苦大寒,上下通行,盖亢甚之阳非此莫抑,苦能泻火,苦能补虚,一举而两得之。升降散方中药仅四味,然其配伍严谨精当,实为"火郁发之"之典范。

② 《林氏活人录汇编》中有一方为"热极似寒"方:

干葛二钱,贝母一钱五分,前胡一钱,连翘一钱,黄芩一钱,薄荷五分,桔梗五分

林氏在分析此方时,以贝母、桔梗开郁顺气化痰,则火散;黄芩、连翘辛苦泻上焦火;肺受火克,用干葛、薄荷辛凉以扬之。

曾和同学讨论此方,同学谓此方退高热效最速,治疗高热不退,可一剂知二剂已。观赵绍琴老先生用此方出神入化,遂分享之。

岳美中老先生曾言:"学古方而能入细,学时方而能务实"。大家对此方的运用有什么体会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