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顶级“智囊团”成立,国医大师周岱翰获颁最高学术称号证书

文 / 健康最先锋
2020-12-22 18:18

12月1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成立,首批当选的93位学部委员获颁证书,其中包括张伯礼、王辰、钟南山等两院院士,路志正、周岱翰等国医大师,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等。

据了解,学部委员由代表中医药行业及相关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两院院士、国医大师组成,都是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声誉卓著,为国家传承创新中医药提供战略咨询的人士。值得一提的是,学部委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端智库,学部的成立将加快构建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在承担科技创新工程、重点项目的咨询,协调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组织重要的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活动等方面,提供高端智力支持和高水平人才支撑。

作为广东现仅有的两名国医大师之一

周岱翰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肿瘤学家

是国内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

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临床研究

和开创中医肿瘤教育的学者

为中医药创新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庆锋(右)与国医大师周岱翰(左)

疫情期间,他高度关注疫情发展

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

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

广东卫生在线与你连线周岱翰教授

深入了解他触摸时代脉搏

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出的建议

▲周岱翰,第三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主任医师、肿瘤研究所所长,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

中医药是数千年来先辈跟疾病作斗争积累的经验。历代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疫论》等,从外感疾病、温疫大症,到临床救治,均有丰富的效验。

这一次疫情,中医专家从《伤寒杂病论》里选用了治疗肺病发热的麻杏石甘汤,治疗肺部感染后咳嗽憋气的射干麻黄汤,调节身体状况的小柴胡汤和祛湿毒温毒除痰的五苓散,配合部分健脾中药,将数个方子有机组合,方中套方,就形成了清肺排毒汤。

中医药在疫情中发挥了特色优势,这提醒我们:中西医要相互交融,博采众长,为己所用,不能学了西医的一套就忘了中医的根本。

广东中医药发展有优势

自18世纪西医进入中国后,中医一统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冲击。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焕发勃勃生机。

广东是岭南中医的发源地,也是中医药大省。与其他省份相比,广东中医药发展有两大优势,首先是政策支持。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6年,是我国首批建立的4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其次,中医药在岭南地区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广东地区潮湿闷热,老百姓素有喝凉茶的习俗,以祛湿热、清肝火。夏天,人们还会煮上绿豆糖水来消暑,老百姓在家中常备丹参粉、田七粉来养生。

当年学习中医时,我们心无旁骛,自觉培养出热爱中医的情怀。我记得学针灸课程时正值寒冬,几个男生抽签,谁抽中了,就脱下上衣,背部给别人练针灸。早上如厕时,都可听到背方歌声,考核方式之一就是背《内经》和《伤寒论》经文,高分同学都会上光荣榜,大家你追我赶,以上榜为荣。

上世纪60年代,物资匮乏,我和同学会把饭票换成馒头,然后带一盘象棋上白云山,谁输谁就背几条方歌,这些学生时代的乐趣,至今难以忘怀。

老师上课也很厉害,讲《内经》的老师不用看讲稿,随口便能背出经文并作详尽解释。我现在的中医基础多数都是读大学期间积累下来的,受用几十年。

触摸时代脉搏

如今西医是主流医学,广东中医药发展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在资源分配、技术人才力量、民众基础,尤其是青年人对中医的认识上仍有诸多不足。

中医药人才培养讲究师承,新中国成立后,医学院校教育成为主要途径,但普遍存在忽视中医经典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中西医课程设置主次不分明,学生临床诊治能力训练不足等。我认为,不管是医学生还是已进入临床的中医师,都要不断加强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中医研究生教育上,我建议加强中医基本功的培训,强化一定比例的中医临床课程,已从业的中医师也需做好继续教育。

中医生也要了解学习现代医学的知识。我是倡导中西汇通的,中医需要汲取自然科学的知识,不能视而不见。中医的望闻问切是宏观辨证,西医中的影像、病理是微观辨证。学习了解微观辨证,对中医的临床思维有开拓启发作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疾病与机体的整体状况而利于精准治疗。但是,在学习西医中,应注意不要跑偏,避免中医西化,舍本逐末。

我的西医知识是不断积累、多途径努力学习汇集的。我订了一些专业中西医学杂志报刊和科学文摘,看见需要的内容,就可以剪贴下来。我也会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所有病人皆可是我的老师,他们的治疗过程和体会就是我的经验来源。通常,我会关注西医最新的技术,然后回看中医经典论述。现在我仍在临床和科研一线,带博士生和师承弟子,由此倒逼我要掌握本行肿瘤专科的诊疗指南和新进展,不得不为!

近些年中医药海外影响力越来越大,但走出国门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中医要自立自强。跟别人分享中医药经验,前提是经验方法比他人好,人家才会信你。在国内,我们要发挥中医治疗优势,总结经验,阐明机理,用科学的、容易听懂的语言表述。如本次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和方药,酒香不怕巷子深,就自然走出了国门。

其次,广东与港澳交流密切,可利用港澳地区的科技平台和中医力量,用岭南中医药优势促进港澳地区的中医药发展。香港中文大学已聘请我为中医学院的顾问,我将在那里建立一个传承工作室。我将传承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推动岭南中医药在港澳台、东南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绵力。

记者|薛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