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树德治疗痰饮病体会

文 / 细谈养生健康知识
2020-12-08 09:48

痰饮这一疾病,在西医学中,尚未见到专篇论述,所以也很难与西医学中的哪个病相对应。但是,在我数十年临床工作中,到西医科室或西医院会诊时,也曾遇到一些西医疾病的某个阶段或某种情况下,符合中医学痰饮理论的论述而运用治疗痰饮的方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仅就记忆所及,忆述如下,以供同道们参考

(1)曾会诊多次治疗符合悬饮的病人,西医诊为胸腔积液,治疗运用椒目瓜萎汤加减取名源堤归壑汤,而收到非常好的疗效(请参看验案部分)。

(2)曾会诊几次符合支饮的病人。记得有一位老太太患心包积液,不同意做心包穿刺,故请中医治疗,我辨证为支饮,运用桑苏桂苓饮治疗后,病愈出院。

(3)曾有数次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每晨吐大量痰液,并且有时带血,西医师建议做手术治疗,患者不同意手术治疗,而请中医会诊。经过辨证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如断其生痰之源则可不吐大量痰液,据此采用了苓桂术甘汤加味。药后能安卧,晨起不再吐大量的痰,精神、体力都渐恢复。但应注意,用药不可太温热,曾有一次,药后痰中带血,又加用白茅根、藕节炭、才不吐血。此亦应注意。

(4)曾治过一中年妇女,西医曾作过多次的各种检查、均无阳性所见,故诊断为胃肠神经官能症,病状是自觉腹部不适,常有水声辅轴作响食欲不振身体日渐瘦弱,体重也慢慢地往下降,吊经几个医院检查均未能确诊,故请中医会诊。根据《金匮要略》"其人素盛今瘦,腹中沥沥有声,水走肠间,谓之痰饮"的论述,投以苓桂术甘汤随证加减,服药1个多月而愈。

(5)也常用苓桂术甘汤随证加减治愈过胃肠功能紊乱,而表现为痰饮证者。上面虽然介绍了我治疗痰饮的体会,但是不能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支气管扩张、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就是痰饮病,可能还会有别的什么西医病会出现痰饮篇所谈的情况。还要请同道们今后渐渐体会发现。

饮证是偏于阴的证候,一般又都是慢性病,所以在治疗上应采用以∶"温药和之"的法则,这是治本的方法。但是临床时,也不能忽视"急则治其标"的法则,所以临床症状剧烈时,也可以采用治标的方法,如化痰涤饮、消痰逐饮等法。也可以标本同治,如"温肾行水"等法。

在《金匮要略》中所论的悬饮、支饮、溢饮、虽以攻逐发汗为主要治法,但也要注意不可攻伐太过,以免伤损元气。

一般说痰饮之脉象,如见沉弦之脉,知为水饮深蓄之证,如见浮弦而细滑等脉象,则知饮邪较浅,可作参考。

还应注意有饮无饮和饮邪的轻、重及欲愈等情况,兹举例如下请作临床参考∶①先口渴,饮水后呕吐出水,为水停心下,应按饮病治或加治痰饮药。②胸中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③呕吐的病人,如渴能饮水。为呕吐欲解,如呕吐者反而不渴是心下有支饮。④病人自利(大便泻),利反快(舒适者)、为留饮欲去。⑤虽利(泄泻),心下续坚满者,为留饮尚未尽去; 以上都是临床辩证论治时应当注意的事,要时时想到,不可忽略。

我在临床治悬饮时常选用椒目瓜萎加减而拟定的源堤归壑汤、治支饮时常用桑苏桂苓饮方,随证加减,请同道们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