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典籍-灵枢

文 / 日日更新健康
2020-11-10 09:29

本书与《素问》编写体例一致,学术内容互为补充,互相联系,语言文字相近,堪称姊妹之篇。卷一有“九针十二原”等四篇,较详细地介绍了古代九种常用针具的名称、形状和用途,讨论有关疾徐、迎随、开阖等针刺补泻手法等问题。卷二有“根结”等五篇,记载了三阴三阳各经的根结部位与穴位名称,阴阳各经开、阖、枢作用及阴阳刚柔不同体质类型;阐述了人的精、神、魂、魄、意、志、思、智、虑等精神活动的涵义等。卷三有“经脉”等三篇,主要论述十二经脉、十五络脉的循行路线、发病证候及治疗原则,着重指出经脉对于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卷四有“经筋”等七篇,阐述十二经筋循行的部位和生理特点,介绍经脉之气营运的情况,营卫之气的生成和作用,三焦的部位和生理活动,人身的骨度、脉度等。卷五有“五邪”等九篇,介绍邪入五脏、寒热、癫狂、热病、厥病等病证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卷六有“师传”等十二篇,载述了消化道器官的解剖位置及其形态与生理功能,津液的生理和代谢过程等。卷七有“阴阳系日月”等七篇,以天人相应的观点,讨论人体的上下、左右、手足经脉与日月、天干、地支的关系,疾病传变规律等。卷八有“禁服”等九篇,指出脉象及面部、皮肤等色泽与形态的变化,可以测知人体经脉脏腑的病变等。卷九有“水胀”等八篇,指出人的形体肥瘦大小、年龄的不同在辨证治疗上的意义;根据人的形神禀赋差异,归纳为二十五种不同类型的形神气质特征。卷十有“五音五味”等八篇,叙述了致病原因、发病规律及病理机转等。卷十一有“官能”等五篇,论述了尺肤诊的具体内容及刺法中的“五节”等。卷十二有“九针论”等四篇,阐述九针的起源、命名、形状及其适应证和禁忌等。

《黄帝内经》18卷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该志载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等医经七家和《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等经方十一家。但这些书随后便湮没不彰。直到晋初,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序》首次提出:“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后世将分别单独流传的《素问》《灵枢》合称《内经》即滥觞于此。《素问》《九卷》之名虽然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但是在现存文献中,直到晋代王叔和《脉经》才出现其原文。这一时期皇甫谧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内容分门别类,撰成《针灸甲乙经》12卷,始称《九卷》为《针经》。隋唐时期,《素问》《针经》各有多种版本流传。除《针经》外,还出现《灵枢经》《九灵经》等不同的本子。其中以唐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和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影响最大,对研究《内经》有重要价值。《灵枢》《针经》等传本在北宋初期就残缺不全。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宋廷曾下诏将高丽献来的《黄帝针经》刊印颁行。但至南宋初,《灵枢》《针经》等传本大多亡佚。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将其家藏的《灵枢》9卷,参之他本别书,重新校正,扩为24卷,刊行于世。至此,《灵枢》传本的文字基本定型,成为后世刻印的依据。

现存最早版本为元代后至元五年(1339)胡氏古林书堂刻本,另有明成化八年(1472)熊宗立种德堂刻本、嘉靖间吴悌刻本及赵府居敬堂刻本、清咸丰二年(1852)钱熙祚守山阁校刻本等,通行本为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明代赵府居敬堂刻本刊行的影印本及铅印本等。

唐初,杨上善编撰《黄帝内经太素》,首次对《素问》《灵枢》进行分类编次和校订注释。此书去古未远,校注严谨通达,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明代,马莳著《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最早校注《灵枢》全文,在经络、腧穴和刺法等方面发挥较多;张景岳历时40年整理注释《素问》《灵枢》,著成《类经》,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不少新的见解。王九达仿《类经》之体例,结合临床注述经义,编成《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

清代,张志聪与同学、门人合作编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开团队校注医经之先河,流传较广;黄元御著成《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阐发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升降浮沉等理论;周学海撰《内经评文》,通过注文及旁注对各篇进行评述,篇末点明本篇大意,对于理解经义具有参考价值。

1949年以来,《灵枢》的校注本主要有:郭霭春编著的《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河北医学院撰《灵枢经校释》、刘衡如《灵枢经(校勘本)》等。

《灵枢》是全面系统总结我国汉代以前中医学理论、经络学说和针刺技术的经典性著作,为后世医学,尤其是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