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桂枝汤:心慌心悸还腹泻!中医让她心服口服

文 / 冰雪谈健康
2020-10-17 12:17

读过《伤寒杂病论》的肯定知道,桂枝汤是群方之首,仲景用了很大的篇幅去写桂枝汤,以及它的禁忌证。也因此,我觉得要学好经方,要学会如何用桂枝汤。

但是之前在上海,我几乎没有开过桂枝汤,方子中加桂枝的也很少,用柴胡的多,因为上海碰到的很多是阴虚的病人,桂枝汤有热是不能用的,说是“桂枝汤下咽,阳盛则毙。”

所以,对这个方子一直没有能够很好的理解和运用。

却没想到,来到加拿大这个北方寒冷的地方,倒有了用武之地。

这天,我就遇到了我在温哥华邻居的求助。她和我一样是上海人,同样住在Tsawwassen, 一来二去,就混熟了。

  • 初诊

这天她微信我说不舒服,心跳加快,伴随头晕,感觉心要跳出来了。当时我习惯性的思维是肝气上冲,奔豚汤,但是伴眩晕,那可能有痰饮,也许是苓桂术甘汤。

于是先拿家里的药材配了二副,然后开车去她家,想面诊确定一下我的判断是否正确,毕竟四诊合参才能最后下定论。

面诊:舌淡苔略白腻,脉诊:病人有一个手是斜飞脉,另一个手脉沉细弱。病人同时伴有腹泻的症状,但是她不怕冷,手足温,而且她说她最近肚子特别大,特别长肉的感觉,那几周她都觉得人很没有精神,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病人有子宫腺肌症史,目前还伴有腹泻,(大便不成形,一日多次。)

虽然隐隐约约觉得她的根源在下焦的血水互结,但是当时的情况下,我还是决定让她用苓桂术甘汤先。桂枝的量放的少,想化湿健脾为主,两幅以后病人感觉好了很多。

  • 二诊

过几天又发作一次,这次明确的说感觉手要按在胸口才觉得好一点。我当时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句就是《伤寒论》上的“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书上写的是桂枝甘草汤,但是后面一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结合之前的症状,(腹泻还没好),我觉得还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比较合适,桂枝的用量,我还是没放多少。

方药:茯苓 、桂枝、炙甘草、大枣

又吃了3副,配了附子理中丸给她,服用后心悸又好了,人也有精神了,但是腹泻还没有好。

  • 三诊

这个病人很喜欢潜水,疫情前经常潜水,并且患有子宫腺肌症,下焦应该水血互结的。

她的心悸配上下利,还是少阴心肾,由于下焦的瘀堵,造成了肾气不能上交于心,但这个邪实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去掉,只能先温阳交通心肾。

所以第三次发作时,我就直接用了桂枝加桂汤,桂枝直接用了20,开了7帖,吃完后,病人心悸再没发作。

病人从前一直不相信中医,这次没想到见识了中医治病的神奇,佩服的五体投地。

其实,仲景的苓桂术甘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汤,都是从桂枝汤演化而来,临床上知道了其中组方的意思,可以灵活加以运用。

这个病人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妇科疑难杂症前三名的子宫腺肌症还等着我去治疗。

我写这个医案是为了记录下我的学医过程,并不是为了炫耀中医的牛叉,很多人在我的文章下留言,有佩服的,也有冷嘲热讽的,比如:“中医就会编故事。”“说的跟真的似的,总结一下:西医治不好的,中医两副药就好了。”

“拉肚子恐怕很多人都拉过,很多人不看医生第二天就好了。至于文中所说的中医治好拉肚子的童话故事听听就算了,要知道中医编故事可是专业的……”

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有些人就是看西医的命,说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