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赤肿痛、目生翳膜、视物昏暗,这是咋的了?要不试试这味中药?

文 / 本草世界
2020-05-07 16:24

生活中其实有许多常见的植物是被收录到中药名录当中的,如鼠尾草、大米、麦芽、车前草、野菊花等等,只要留心,处处都有关键时刻能排上用场的小花小草小种子。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写到有一种草就生长在平原田坝的小道旁,处处皆有,似麦闸极花,其子甚细,古人多在三月采其茎叶,阴干待用,五月、六月时又采集种子,这就是青葙子啦。

不过有别的植物种子也很像青葙子,比如牛蒡子等,但入药后不同的种子的功效是有差别的,后来《中药大辞典》根据前医的鉴别和使用经验规定了青葙子应当是苋科植物青葙的种子,多在8~10月间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或花穗,晒干,再搓出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可用。

青葙子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有清泄肝火、明目退翳的功效,多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生翳膜、视物昏暗等证,常与决明子等配伍同用。自《神农本草经》到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再到明代医家李中梓,都认识到了青葙子有杀虫止痒的作用,可以治疗风湿热邪所致皮肤瘙痒,可“杀三虫、疥虱、恶疮、痔蚀”。若是用于治疗目疾,常用于汤剂中,剂量多为3〜15g;若是治疗皮肤瘙痒之证,内外同治最佳,其次是煎水外洗,适量即可。

此外,青葙子的清泄肝火作用现代还用于高血压病属于肝阳上亢证,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1]认为高血压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内伤、外感致肝气郁滞、痰湿瘀阻滞经络脉道或命门匮乏而致,于是根据“上病下取”和“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原则,提出了浴足方,是可以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的外治之法。方药组成:炮附子、吴茱萸、透骨草、怀牛膝、青葙子、罗布麻,有通行经络、引火下行、平肝降压的功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青葙子清热力强,且有扩散瞳孔的怍用,肝肾虚及青光眼患者忌用。药理学研究表明,青葙子具有抗肝炎、抗细胞毒性、抗糖尿病等作用,并且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2]。不管什么东西,没有最好一说,只有最适合才是真的好。用药须谨慎,认真问医生。

参考文献:

[1]胡秀武,邱芬芬,李红.任氏浴足方组方理论及临床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5,35(11):1098-1100.

[2]万春辉,陈占峰.青葙子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06):1053-1055.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徐长青,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