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风寒表实证的症治|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457期】

文 / 医承有道
2020-04-04 16:34

某女,32岁。

因感受风寒而发热恶寒头痛,服用感冒胶囊等未愈。此后经常怕冷,微热,头痛身痛,体温常在37℃以上,住某院治疗,发热有所好转,但小便开始不利,数日后不禁,迭经医治,病无起色。查以前所服处方,皆温肾固涩、补肺健脾之法。

刻诊:形体肥胖,两眼睑虚浮,下肢浮肿,尿意频急,小便后仍有尿意,时有自遗,咳嗽高声、大笑时尿液自出。有尿时需急入厕,动作稍迟则尿湿衣裤,痛苦不迭。

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痛,体温在37-38℃之间波动,平时很少出汗,炎夏时亦是如此,查尿常规阴性。舌质淡润,苔白腻,脉浮微紧。

处方:__。(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服药后遍体津津汗出,发热解,小便正常,至今未有复发。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栀子厚朴汤

上期原医案

曹某某,女,72岁。

心烦持续2年,近有逐渐加重之势。

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给服镇静安神药,末见好转,转请中医治疗。

刻下心烦,苦不堪言,家人体恤其情,谨慎扶持,亦不能称其心,反遭斥呵。

烦躁不宁,焦虑不安,烦急时欲用棍棒捶打胸腹方略觉舒畅。

脐部筑动上冲于心,筑则心烦愈重,并有脘腹胀满如物阻塞之感。

伴失眠,惊惕不安,呕恶纳呆,大便不调,溺黄。舌尖红,苔腻,脉弦滑。

辨证:火郁胸膈,下迫胃肠。

立法:宣郁清热,下气除满。

拟栀子厚朴汤:栀子14克,枳实10克,厚朴15克。

7剂药后,心烦减半,心胸霍然畅通,性情渐趋平稳安静,夜能寐,食渐增,获此殊效,病家称奇,又自进7剂。

复诊时仍有睡眠多梦,口舌干燥,口苦太息,小便黄赤等热末全解之症。转方用柴芩温胆汤合栀子厚朴场,清化痰热,治疗月余而病除。(刘渡舟医案)

按语

本案以心烦懊侬,脘腹胀满为主要表现,为热郁胸膈,下及脘腹。虽腹满,但无疼痛拒按,大便不通等实证,犹为无形邪热之郁结,非阳明可下之证。故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相关经典原文学习

《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责任编辑:贺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