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十九条之五脏病机的解析

文 / 孙洁医师
2020-03-25 08:07

my life

is happiness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谓“风”就是所有的风证,那风证的特点是什么呢?是“风胜则动”,一切动的病,就是“风”。后面的“掉”和“眩”,也是动的症状。所谓“掉”就是摆动的意思。在这里的“掉”是指肢体的动摇。《说文解字》说“掉,摇也。掉者,摇之过也。”不但是摇的意思,而摇得还比较厉害,这就是“掉”。有个成语叫做“尾大不掉”,就是说尾巴太大了,都不能摇动了。“眩”就是视物昏眩,看东西都在晃的意思。《康熙字典》说:“悬也。目视动乱,如悬物遥遥然不定也。”“诸风掉眩”实际上讲的都是动象。所以《素问吴注》说:“掉,摇也。眩,昏乱眩运而目前眩也。乃风木动摇蔽翳之效”。所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讲的就是一句话——动皆属肝。

这条是病机十九条的第一条,我们来看这个病机的意义。“诸风掉眩”,掉、眩其实都是风证。所以它其实就强调了一点——风证皆属于肝。这个当然没有问题,肝和风都属于木行,同气相求嘛。那风证有哪些具体表现呢?“风胜则动”,所以原文举了两个动的例子。一个是明显的肢体动摇,“掉”;一个是只有病人自已可以感受到的动摇,“眩”。发现没有,这里说病机,实际上是举例子告诉我们如何由症状判断“气宜”之变。比如这一条,就是在告诉我们风气之变的表现是什么,落实在哪一脏上。病机十九条其实都是这个套路。

从《内经》的原意来说,这个“风掉眩”当然都由六气所生的,是外邪伤人之实证。但是从气化的角度看,无论内外虚实,只要是具有“风”的特点,“动”的特点,就可能为肝所主。所以张介宾才反复强调说,“风主动摇,木之化也,故属于肝。其虚其实,皆能致此。”(《类经》)原文只是给个思路,具体的应用,我们还是要思路开阔。

最后强调一点,病机十九条的“诸……,皆属于……”,切切不可以理解为“凡是……,都属于……”,而是“诸如……,要考虑……”。因为常常有人问这个问题,甚至还有专门发文章探讨的,专门举一些反例来说有掉眩之证不属于肝的。所以特别说明一下。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收引,就是身体踡缩,筋脉拘急之类的病证。王冰的注是“收,谓敛也。引,谓急也。寒物收缩,水气同也。”如同掉眩是风的特性,“收引”就是寒的特性。这条的意思是说寒邪伤人,则有收引之寒象。寒归于肾,所以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寒性收引呢?因为寒在五行属水。水的气化特点是沉降收藏,以升降出入言,是降之极、入之极。这样气化特点,当然会表现为收引了。所以《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这是气血的收引;还有“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这是经脉的收引。如果客于筋脉呢?“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筋脉阳气收引,则筋失其养,就表现为筋脉拘急了。这样就可以解释有些同学的疑问:拘急不是风证,怎么又属寒了?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啊,这个疑问不止是我们有,古人也有。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也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筋脉挛急本是肝症,而属于肾者,一则以肾肝之症同一治,一则肾主寒水之化,肾虚则阳气不充,营卫凝泣;肢体挛踡。所谓寒则筋急也。”是不是有种英雄所见略见的感觉?这就是读书的魅力。

my baby

It's my love

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这个“膹”通“愤”。《说文解字》解“愤”字为“懣也”,就是满的意思。“诸气膹郁”就是所有气相关的病--满、闷、郁、结……都属于肺。

“膹郁”就是胀满的意思。冲气不降则生膹郁。为什么冲气不降则生膹郁呢?因为肺主气,肺主肃降。所以只要看到气病,就要看到肺的可能性。这个其实在临床是有点点被我们忽视掉的。我们现在讲到肺的话可能想到更多的是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果没有咳、没有喘,就感觉肺好像跟这个病没有关系。但其实不是的,“肺主气”这个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气机不利,我们现在当然会想到有肝气的不利,但除了“肝升”有问题,是不是也可能是“肺降”有问题呢?肺气不降,气机壅塞则胸膈之间,不就会出现膹郁的症状了吗?所以有时候要用降肺气的方法来理气。比方说苏子、杏仁,都是降肺气的。临床上治疗排尿障碍,有时会用是杏仁。就是取其降气的功效。还有很多人治便秘喜欢用杏仁,为什么呢?它降气啊。所以“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的含义是很广的,光是一个“气”字的拓展就不得了。

这是从病机角度进行的解读。但是我们知道病机十九条的本质是论“气宜”,这一条从六气的角度如何理解呢?来看看张介宾的解释:“肺属金,其化燥,燥金盛则清邪在肺而肺病有余,如岁金太过,甚则喘咳逆气之类是也。金气衰则火邪胜之而肺病不足,如从革之纪其发喘咳之类是也。肺主气,故诸气膹郁者,其虚其实,皆属于肺。”(《类经》)肺属金,六气应燥,若燥金之气太胜,则肺气有余而发为喘咳逆气之类的膹郁之证;若燥金之不足,则火邪克之,肺热而病喘。喻嘉言认为,膹郁咳喘,就是燥气为病的特征。他在“燥气论”开篇就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二条明指燥病言矣。”并且引用“生气通天论”的原文“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确实非常有说服力。

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肿、满,其实都是湿邪阻滞之证。脾为湿土之脏,所以湿属于脾,肿、满都是湿病的举例。那么湿病为什么可以引起肿满的症状呢?还是从六气致病的特点来看,张介宾的解释比较清楚:“脾属土,其化湿,土气实则湿邪盛行,如岁土太过,则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之类是也。土气虚则风木乘之,寒水侮之,如岁木太过,脾土受邪,民病肠鸣腹支满;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岁水太过,甚则腹大胫肿之类是也。脾主肌肉,故诸湿肿满等证,虚实皆属于脾。”他这里讲的岁土太过,或卑监之纪都是《素问五常政大论》里内容,经过张介宾的整理以后罗列出来,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湿土之气太过不及引起肿满之病的情况。而由其所述,我们也不难看出,这里的“肿”包括水肿、四肢肿胀等症状,而“满”则主要是指“留满痞塞”、“肠鸣腹支满”之类的症状。

当然,不从六气之变的角度解释也没问题——毕竟五运六气实在有些难懂。湿邪的最主要致病特点是阻滞阳气,而阳气则是运化水液的基本动力。湿邪阻滞阳气,阳气失于运化,水液停潴,则发为水肿之疾。《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内伤水肿是由于“五脏阳以竭也”,也是说阳气阻滞则水肿的意思。当然,如果湿邪同气相求,留于中焦,阻滞中焦阳气,则人体气机升降不能,上下不能交通,就出现痞塞胀满的症状。“痞”通“否”,本意就是不相交通而闭塞的意思。

my baby

It's my love

5.诸热瞀瘈,皆属于心

“诸热瞀瘛,皆属于心”,这条难理解就难理解在“瞀”和“瘛”是什么意思。那我们名词解释一下就行了。“瞀”是什么意思呢?“瞀”就是神志昏迷的意思。“瘛”,是肢体的抽搐、抽掣。热气通于心,所以诸热皆属于心,瞀瘈都是热症的具体表现。心主神明,热邪或扰动,或蒙弊心神,则见神昏之“瞀”;热伤筋脉,筋脉失养,故见抽搐、抽掣之症。心病而为瘈,《内经》中不止一处有类似的条文,比如在“玉机真藏论”中“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热归于心,灼伤阴精,筋失其养,发为筋急之瘈证。实证上,这个筋急更多的时候,是不是被看作风证而归于肝呢?你看,同一个症状,是可能有很多病机的。这也反证了病机十九条的“诸……,皆……”不能理解死了。

这句“诸热瞀瘛,皆属于心”是有校勘的,其原文本来是“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这个校勘的依据是什么呢?其实并没有版本学的依据。是高士栻在《素问直解》中说“心,旧本讹火,今改。”并注曰“诸热而目瞀经瘛,病皆属于心,热气通于心也。”高士栻的解释看上去很直白易懂,也很简单粗暴。直接就说“旧本讹火”,也不说说是什么理由。其实,理由已经在注解里说了,那就是“热气通于心也”。

总结

本条是五脏病机的最后一条,我们可以对五脏病机做一个总结。首先,其句式是统一的,与病机十九条的其它内容都不一样。这个句式就是“某气之病,皆属某脏”。气为六气,脏为五脏,而这个气与脏的对应则遵循同气相求的原则。比如肝、风同属于木,所以风气通于肝;风胜则动,掉眩是风证的举例,所以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气通于肾,寒性收引,故如是;“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主气,豮郁皆燥气为病,故如是;“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通于脾,湿病则肿满,故如是。唯独到了心,句式不一样,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个首先就让我们产生的疑问。其次,四脏病机之后,本来应当是心之病机的地方,原文却是“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这个“诸热瞀瘈”倒是和五脏病机的行文完全一致,热气通于心,热病则为瞀瘈,所以将其归于五脏病机,改成“诸热瞀瘛,皆属于心”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也正是高士栻提出“旧本讹火”的原因。他在后面又补充说:“此病无形之六气,而内属于有形之形藏也。”这个意思真是再明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