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如何化险为夷?肺部粘液、呼吸困难…,用这恢复自愈力

文 / 科技养生
2020-03-10 00:07
根据日前报导,中国传染病学专家钟南山透露,从2名死者遗体解剖来看,肺部未出现严重纤维化,但是炎症很厉害,有大量的黏液,导致病人呼吸受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后期,会出现肺炎消耗体力,造成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甚至呼吸衰竭,此时,可使用干姜附子汤刺激机能,恢复循环、保留体液的汤证疗法,并且配合现代医学的支持性疗法,才能化险为夷!

冠状病毒肺炎疾病初期症状:发热、咳嗽类似感冒,未被注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感染者初期可能仅出现发热、咳嗽类似感冒的症状,所以初期并没有引起大家注意,随后,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武汉大规模传播开来。然后,大家才惊觉这个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性。这个令全世界都绷紧神经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如何攻击人体,科学家正在基因解密。

其实现代人的周遭围绕者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健康的人能够免于感染生病,在于身体内有一套能够学习、辨别敌我、有效驱除病原体的免疫系统。无论遇到各种新病原体,人类利用这套免疫系统,都能够在适当的支持下,在这个充满微生物的自然世界中生存。

汉方医学消灭病原体,从皮表、肠道、从肾,恢复人体的自愈能力

现在当代的主流医学,是利用化学分子抑制或增强各种生化讯息,破坏病原体结构,来达到症状改善,还有消灭病原体。相较于微观的现代医学,远在汉代以前,古人则是发展各种含有药性分子的草药,从宏观的角度去治病。

中医师说明,汉方医学把人对病原体的反应,分作阴阳两个趋向,在这个两个趋向里,以汗法(从皮表)、下法(从肠道)、和法(从肾),恢复人体的自愈能力。(图片提供/中医师彭笙玮)

汉方医学把人对病原体的反应,分作阴阳两个趋向,在这个两个趋向里,以汗法(从皮表)、下法(从肠道)、和法(从肾),恢复人体的自愈能力。

汉方医学是经验医学,是先看到疗效再去归纳治疗法则,最后在东汉张仲景统整汉代以前自然医学的医案纪录,留下《伤寒论》,还有《金匮要略》两本巨作,朴实地纪录人体发病还有治疗的经过。至于为何会产生疗效,在当时只能借助那时候的理解跟语言去阐释和传承。

汉方医学从体液调节、细胞生化反应,达到身体运作平衡,产生自愈力

人体一切生理反应来自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而这一切的生化反应又必须在水液里运作,当生病时,水液代谢也会跟着出问题,汉方医学是从宏观的体液调节影响微观的细胞生化反应,达到身体的运作平衡,产生自愈力。

如同上述理论,中医专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疾病初期主要出现发烧、全身酸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从汉方医角度来看,病势仍偏阳,主要从太阳、少阳、阳明证去选方,依照主诉和客观的腹诊、脉诊、舌诊,给予“桂枝麻黄汤证”的汗法、“柴胡石膏汤证”的和法,或是“大黄汤证”的下法,把病势导正。

肺炎疾病后期,会出现肺炎消耗体力,造成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甚至呼吸衰竭,此时,可使用「干姜附子汤」等刺激机能,恢复循环、保留体液的汤证疗法。

但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后期,会出现肺炎消耗体力,造成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甚至呼吸衰竭,此时,可使用“干姜附子汤”等刺激机能,恢复循环、保留体液的汤证疗法,并且要配合现代医学的支持性疗法,才能化险为夷。

依照病人不同状况做汤证体质判断,给予相应药方加减治疗

以上针对冠状病毒肺炎疾病不同时期的汤证药方,专家需要依照病人不同状况做汤证体质判断后,给予相应的药方来加减治疗。在居家预防保健方面,古代医书即强调治未病的概念,所有的治疗都以防范未然为上乘。

冠状病毒 是呼吸道的感染疾病,自然是从有效隔绝出发,出门戴口罩、少出入医疗院所及公共场合,外出回家后勤洗手、少碰口鼻,多漱口(经研究可降低六成感染),平常早睡早起,饮食少糖多蔬菜和优质蛋白质,摄取丰富的营养素,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抵御病毒的侵入。

总结,相对于现代医学的治疗观,大家以不变应万变,以驱动人体自己的自愈力来面对各种外来病原挑战的整体自然医学观,在结合现代医学公卫预防、微观抗菌、支持疗法下,是一个协助当代人类面临各种新病原体的不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