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是不治之症?告诉你「中医辨证」有多厉害!

文 / 医方祛鸣疗法冶
2019-08-03 13:18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呢!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最早认识尤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堪舆、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上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中医的由来,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另一个主题“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以上肢及下颌震颤为主,下颌震颤还好说点,最多难看点,不会对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但上肢震颤的就惨了,平时不振,一拿东西,端水、写字就震颤得控制不住自己,患者常痛苦不已。特发性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症状暂时消失,但次日病情又加重。此病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比如帕金森)所引发的震颤混淆。

特发性震颤不但容易发生在中老人身上,也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这主要是由于它具有遗传性,导致有的患者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病。特发性震颤又被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的病人有家族史,20~30岁这个年龄段是特发性震颤的高发期之一。

特发性震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恶化,患者会逐渐丧失自理能力,连吃饭、喝水、穿衣、写字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也做不了。有些患者因此得上了抑郁症,引发了更严重的危害。

面对特发性震颤,我们应该怎么做?

此病最常见的就是用西药来控制,但由于大多数药物都有减慢心率的副作用,且此类患者老年人居多,由于怕患者有潜在的心脏问题,而且在临床上曾经对年轻的患者使用过,效不佳。因此,临床上很少用。

酒精对人有一定的镇定或是松弛的作用。经常有患者反映说是手抖的时候喝点酒就几乎没事了,所以不少患者喜欢用酒来控制震颤这种表现。这种方法确实可以暂时控制症状,但第二天会加重病情,并且长时间的饮酒会形成酒精依赖,对肝脏的伤害比较大。

中医认为特发性震颤,震颤部位在脑,肾虚为本。肾虚精,主骨生髓通脑,肾精亏虚髓少,脾虚不能荣脑,脑髓失养而致变性,筋脉失濡而致颤动,肌肉挛急而致强直,遂成病矣。通过培补肝肾之阴精,肝肾亏损得到有效补充和纠正,肾精充盈,肝阴旺盛,水多自能涵木,木得水养,阴阳重新恢复平衡,则虚风可熄,震颤得止;

1、滋补肝肾,有阴熄风法:气血亏虚证多发于体质较虚弱的患者或在阴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气血不足,血不养经脉,血虚风动,除肢体震额不止为主要表现外,还可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动则气促心悸健忘,眩晕等气血亏虚表现。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不能主持也。故治疗宜益气养血,熄风通路。

2、镇肝熄风,化痰通络法:风痰阻络证临床上亦不少见,痰浊淤血内停,虚风内动,凤与痰相搏,闭阻脉络故发为震颤。除震颤的表现外还有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风痰内阻之证象。故治疗宜镇肝熄风,化痰通络。

特发性震颤患者要注意少吃一些高温油炸食物,减少对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五谷类食物,能对身体内需要的各种元素进行充分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