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古代西医消亡了,中医就该消亡?事情没这么简单!

文 / 医学新思维
2019-07-31 21:23

近百年来,坊间流行着关于中西医的一些争论,它们长期保持着表面的认识,论战双方都缺乏深入性。有必要择其要者展开深入论述。

其一、基于医学历史否认中医的存在可能。

这是当下最主流的观点,代表言论:

“现在比较新的观点认为,该把中医改成中国传统医学,西医该叫现代医学”

“还沿用过去的中西医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如今中国看病主要是现代医学,早就应该把所谓西医的说法取消了。”

“应该正名,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现在俗称的西医,实际就是现代医学,传统的西医已经消亡了。以前曾经中医叫旧医,西医叫新医,后来不知道怎么叫成这样了。”

这类说法,可在几乎所有关于中医的讨论中看到。很多人选择躲避,很少人触及真相。

破解环节:

论者的逻辑是这样的:A古代中西医都存在,都有相似之处;B古代西医消失了,被现代西医替代;C因此古代中医也不应该存在;D现在的中医就是古时候那一套,因此也不应当存在。

这个论断看似完美,却只能满足表面的完美。

古代中西医是都有很多相似处,这不奇怪,因为我们都是人,都看到活生生的生命和疾病,都使用生活中的方法治病、都使用自然界的物质治病。

表面相似,内在不同。严谨的学术化的论述不适合网络阅读,我们简单粗暴点,以解剖实践举例,古代中西方都展开过一定程度的解剖实践。在中医来说,解剖实践不是要证明理论,而是让人感到满足,着眼于理论的完美,理解各大器官的主要特性就行;西方反过来,务实严谨,追求贴合实在,倚重感官所见,理论跟随实践走。

这个细节提示我们:古代中西医根本不是一回事,相似性是假象,中华注重主观的感知,西方注重客观的知识。

所以后来,哪怕技术发展了,提供了深入理解身体的可能性,中医也没有继续深入,保持着古朴的状态;西方就不同,只要技术上有可能,就尽量地分解身体,探索细节,以丰富理论,直接导向现代西医。

这根源于中西方的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中国人主流是感性的,眼光着眼于内在,西方人主流是理性的,着眼于外在,这可从各种神话、学术理论、民间习俗中看到。

这又根源于地理环境,所有人类都来自非洲,结合不同的自然环境,而变得不同。最初,地理环境只制造了细微的差别,但一个大脑必定要选出主流的认识方式,它倾向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排挤掉其他不符合的因素;一个组织,一种文化,也是这样。所以中华和西方呈现了不同气质。

人类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就两种,要么着眼于内在,追求整合了理解世界,要么着眼于外在,追求分解了理解世界,总得二选一。中西方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将经历各异的未来。

人们一般认为,中华在近代太僵化保守了,拒绝迎接西方现代科技,这不是根本原因,至少不是唯一原因。这种认识让人们感到满足,放弃对真相的洞察。

我们对世界的价值,就体现为细致入微的思考,改进前人的认识,发现前人尚未认识的真相。

中国人倾向于整合的感知,医学上要整合感官的输出以理解生命,包括生命的特性,起承转合,变化趋势,要把生命和诸元整合了思考;西方人追求严谨和逻辑,感官所见要确定无误地表达,努力搞懂每个细节,尽量消去生命这个整体概念。

这就注定古代西医的必然消失,它的理论和方法往往是分离的、具体的,没有独特价值,太落后了,直接被现代西医替代。这方面正如中国的其他领域,比如纺纱,纺织机出现后,人工的方法当然要淘汰。

中华不一样,形成的是关于生命的认识,发展的是应对生命的方法,有其存在必要,没法由现代西医替代。

确切地说,古代的医学都有些混杂,西医也有一些整合的气质,比如活力论,它被现代西医直接扬弃了。中医也有分解的,细化的企图,但终究不是主流,对生命的感知和应对是主流。

中医倾向于整体观的认识方式,实践要跟随理论,技术元素要服务于人的思考。西医倾向于分解的认识方式,理论跟随实践走,人要跟随技术走。

西医模式在现代化的初期是好的,那时候,大量外感疾病流行,不需要涉及生命整体,比如防止病菌感染,你把病菌搞懂了,阻止了,杀灭了,就成功了;对某些可分解的内源性疾病来说,西医方法也是有效的。但这种模式只有短暂的先进性,技术越发展,弊端越大。导致人被机器替代,和基因编辑最终走入现实。

中医模式呢,它立足于生命层面,在某些强相关于生命的疾病上有效,有效于疾病前期,有利于个性化医学的展开,越是人类发展的后期,它越需要。

中医太过依赖人,很容易导致低效和愚昧,这是研究生命的难度,需要新的生产力支撑。落后不是取缔的理由,而是大发展的机会。

观点二、中西医最终合二为一。

典型观点:

“两种医学的最高阶段是一致的”

“融合而不是对立,才是未来”

破解环节:

中西医不可能合二为一,这是两种思维方式,一者整合了看问题,一者分解了进行研究,如何合二为一

中西医面对不同对象,中医眼中是生命,西医眼中是物质,如何合二为一。

中西医是两种技术体系,一者是协同人的,一者是指令人的,如何合二为一。

中医方法几乎都作用于生命整体,西医方法几乎都作用于具体的细节,如何合二为一。

人类的科学,不可能有全面覆盖的。

强调两者不能合二为一,就否定了中医靠近西医的可能性(所以我们有那么多废医存药的观点,这其实就是科学上的投降派)。中医怎么办?只能谋求新的时代,新的生产力,那就是互联时代,互联网生产力。

未来应当是多元医学格局。如果中医消失,只有还原论医学,将是人类的巨大麻烦。

中西医需要相互欣赏,而不是相互贬低。我们要正确勾勒彼此的边界,只有这样,才能协同发展,更好地为人类提供医疗服务。

现在,中医被过分贬低,到了要灭亡的边缘,中华元素被洗劫一空。我们有时候矫枉过正,这只是暂时的策略;我们从内心里赞扬西医,那是聪明的人们为改善人类福祉的坚强行动,值得尊敬,只不过,现在它被过分夸耀了,我们有必要恢复真相。

一切的根本,是不存偏颇,构建最好的医学格局,恢复科学的最大荣耀。

观点三、指责中医落后,停滞不前

中医是关于生命的科学,有其存在价值;中西医各不相同,是两套体系,无法融合。坚持这类观点的同时,我们就发现自身处于逼仄的境地:中医在近代以来的落后保守,不断被剥夺生存空间,愈发孱弱,趋于消亡。

比如这样的典型观点:“历经千年的经验学科,肯定有管用的地方。但问题是近三五十年,中医有哪些突破?把中医和西医的近现代技术和医疗能力的突破列表对比,你就会发现中医明显劣势。而西医靠科学体系,衍生技术和量化手段,必然占据优势,而且不断出现全方位和大规模的突破。”

破解环节:

中医的落后,长期保持停顿,也可能是它没等到适合生发的土壤。就像水稻和玉米,今年雨水少,水稻就病恹恹的,没什么产出;要是明年雨水旺盛呢。

中医的土壤是什么?就是互联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时代大势发生着迁移,蕴含着中医的机会。

科学时代是物的,要凸显工具的威力,研究生命细节;互联时代是人的,要凸显人的价值,看到整体生命。

科学时代形成的生产力,都适用于研究物质,医学上要搞懂生命细节,强调清晰明确,强调因果性,强调实验室研究,强调双盲对照实验。这些的实质,都是避免生命复杂性,化解问题到细节而求解。中医面对的就是生命,那些思路和方法当然无效。

指责中医没有解剖学实践,搞不懂分子,中药没法理解机理,都是用物的思路强加于中医。这是用自己的擅长来指责别人,这是把手段当目标,是科学幼稚症。无视中医在某些领域的有效性,而中医并没有使用西医的方法。

中医是人的科学,激励医生的主观创造,研究活生生的生命,当然没法安身立命于科学时代。

互联时代如何有效于中医?互联网引入民众的参与,加强人际模仿,依靠相关性获得进步,使用生活中的方法,希望保持健康,这些都需要中医理论的指导。有利于中医方法的发挥作用。

从科学方法的角度,互联网可引入亿万样本,采集到周全的数据,病前病中病后,经过大数据审视,当然能理解生命的很多真相,当然能明确中医方法和理论的有效性,因此加以改进。

从中医的角度,互联网转而观察整体的生命,理解生命的变化趋势,强调结合诸元思考疾病,这其实是对上古的回归,可驾驭来实现中医的目标。

科学时代,科学要求中医必须如此这般,这是强制性的要求;进入互联时代,我们搭建科学的平台,相信人的创造力,为医生提供思考和决策的依据,让医生明白他的方法是否有效,就能破解越扶越弱的困局。

这正是我们要揭示的真相:科学时代无效于中医,互联时代可能带来中医的大发展。

我们对世界的价值,不只是提出问题,还要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推动问题的解决。

接下来,我们还要论述:西医不可能全向,最好的医学格局,是多元医学并存;个性化医学、西医、中医,三足鼎立,相互支援,各自发挥作用;中华文化和中医历史经验是帮助个性化医学形成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