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文 / 中医家
2019-07-03 01:03


6月14号,下午14:36,收到中医家陈剑城老师微信,大意是我成功申请到一个志愿者名额,并附上了本活动的具体安排表,在收到信息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

小编按:我们也是被苏同学对中医家的表白感动到了呢,附文

几年前就开始关注中医家,记得最开始中医家是在微信中有一个公众号,上面全是一些“大佬”的文章,像熊继柏老师、姚梅龄老师等,还有本次论坛的几位老师,都有在中医家微信公众号中留有文章。

那时候特别喜欢看《每周一缕书香》还特意买来了王伟老师的佳作,尤其是有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疯三年、癫三年、疯疯癫癫又三年……”还有就是高建忠老师,在之前一次中医家集赞活动中,我获得了高老师的亲笔签名佳作和中医家送出的沉香木脉诊和中医家特制处方笺。另外,我还买了郝万山老师的书籍,这些都是得益于《每周一缕书香》……

人嘛,总是远远的观看是不满足的,于是去年我一定要参与进来,特意报名了中医家举办的武当道家十二经脉体系线下课程,哇~真的要特别感谢一下中医家,特别特别感谢贵平台组织这么优秀的老师和课程,收获巨大,完全不是那一点点培训费所能比拟的!真心的、由衷的再次对贵平台表示我的感谢!道长3付药,身体好了一大半,深圳之行回去后,同事直夸我变化巨大,工作认真努力较之以前云泥之别!

我虽然只是一名中医爱好者,但是中医之于我等同再造,从最开始第一次接触我们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一名中医博士,到后面接触针灸、推拿,后来自学中医教材,背诵《内经》,从关注中医家到实际参与进来,中医给予我的都是满满的文化力量的熏陶…… 看着一位位中医老师的人物传记、听着一堂堂“大佬”的语音课程,我在中医还有中医家学到的不仅仅只是中医这门技术,还有它背后各种优良的文化传承――自信、谦虚、尊敬、努力……

刘英锋、王伟、高建忠……各位老师名字如雷贯耳,只恨没机会能一睹各位老师的风采,这次各位“大佬”齐聚,还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名字,又逢中医家招募志愿者,心想一定要紧抓这次机遇,努力向心中向往的地方再近一步!不是有一句话嘛:“梦想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最后,我还是想再再次,非常正式的、真挚的感谢一下中医家,感谢各位的组织与努力,让我等爱好者也能一览我中医的“大好河山”。

感恩…… 唯有感恩才能代表我的真情实意。

2019年6月27号,中医名师论坛在深圳五洲酒店举行,以《我的治学之路与辨证体系》为主题进行学术讲座,到会老师有刘英锋、汪栋材、高建忠、杨利、王伟等等。

大会一开始 ,高建忠老师首先登场,讲述了他对临证四治的思考:治证、治病、治人、治时,过程中通过一些丰富的案例将思考娓娓道来,并讲解了《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两书的一些情况,以及李东垣用药的治法治则和宜忌。

高老师的讲课内容十分丰富可是讲述却又通俗易懂极具张力,能非常精准的抓住一些关键部分,精简讲述学术的精髓所在。这样化繁为简的能力,这样的开头,让人心生一阵凉爽,不由地就生出钦佩之心。原来这就是高建忠老师?

高建忠这三个字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也是在中医家的一次活动,我从中获得了一本高老师亲笔签名的著作——《临证思考与诊余静思》,当时候看到那利落笔锋的时候,当下就心生好奇,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么锋利的字迹? 是的,请允许我这么描述!就是锋利!

果然,论坛一开始高老师现场就用他的讲课方式为我答疑了:深入浅出、提纲挈领、通俗易懂、主次之间区分的十分老辣!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高老师能写出那样字的原因吧。讲课完毕心里想着等会一定定定定要去和高老师合个影,算是以前的一个好奇心得偿所愿了吧。论坛的开头就来的十分惊艳、清爽让人对后面的讲课充满了期待。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然后就是王伟老师,王老师我相信读过那本《剥开迷雾学中医》的同仁们都会和我一样,从那以后就迷上了人迎气口脉法,对中医终于重新拾起了信息,相信原来年轻人当中也可以出现有“老中医”的,原来年轻人也可以将中医运用的这么厉害的️️️~

而本次论坛,王老师主要是讲了人迎气口脉法和独取寸口的六经脉象。王老师提倡的治学方法是:体验经典而非解读经典,由粗到细而非由少到多。“简易、真切、知行合一”,是王老师的医学理念。

2017年2月17号,我买了王伟老师的书籍《拨开迷雾学中医——重归中医经典思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书中一句话:“疯三年、癫三年、疯疯癫癫又三年,每个中医人都要鼓足勇气来迎接接“疯癫”的学习经历”。是啊~从以前买中医书籍,到现在参与到实际的中医论坛活动,我这样天天想要和中医还有中医人打交道的想法,是不是已经是疯三年的过程中了呢? 我想、、、可能是的吧~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接下来这位老师,叫汪栋材。以前我没有接触过,但是这次现场听到老师的讲课,真是大大改观了我对老师的刻板印象, 汪老师的声音非常有代入感,仿佛是一位“武林高手”在回顾着他的见闻,呆板的课程居然能讲述的这么活灵活现,真是厉害️。

汪老师这次讲述了《伤寒论》中的各种辨证体系: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 对于《伤寒论》的条文,更是随口就来,倒背如流是真的一点儿不夸张。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杨利老师,还是第一次见到,是邓铁涛老的博士研究生,杨老师提出了一个寒温统一、融汇各类体系的新模型:四维辨证。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最后一位讲座的老师是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书院院长刘英锋老师!!!

早在中医家才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在为微信中关注了公众号,最开始听的就是刘老的音频。那时候,因为仅仅是爱好,完全不知道怎么来接触、学习中医,中医那么多的书籍,我应该从哪里入手? 不过,听了刘老的音频后,心里就踏实很多了,那时候啊就是每天听……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这次论坛,刘老再次讲到 名医成才之道,中医的学习法式,个人经历与个人感悟。不得不感慨大家的讲课就是不一样,讲课框架清楚、非常规范。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上午是讲座学习,下午是去林芝缘医馆跟师临证、参观学习丸药的制作。其间还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儿,因为我是中医爱好,还未曾受过专业、规范的脉诊学习,我去拿脉的时候,问到高建忠老师一个问题,说患者的寸部的脉感觉有点儿奇怪,高老师现场告诫说,在初学阶段的我们不要太过于纠结个别部位的脉象情况,要整体、宏观上把握的患者的脉象,不然容易陷入一些死胡同不能自拔。

当然,这只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初学爱好者而言的️️。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志愿者分享 | 一名不规范中医爱好者的参会体会


活动的最后,林芝缘医馆正骨大师谭文光老师还给大家现场示范了正骨手法,我也是其中体验者之一,正骨胸椎之后当场一口气就更顺畅了,之前长短腿一直困扰我,但是这次也没说明哪里不舒服,只是要求老师帮我正骨腰部,当场就感觉两个腿就一样长了。回来后,第二天早上身体的回馈真的舒服的不行,不过这些谭老师可能就不知道了,因为在现场我并未告诉老师透露任何病痛,只是体验了正骨手法。第一次这么强烈的体验到正骨的厉害,心里真的非常感谢谭老师。

同时也要感谢中医家,感谢颐仁基金会、仁朋科技公司,感谢陈剑城老师的邀请,感谢这次所有的志愿者,感恩相遇,是大家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中医,了解了中医的教学,了解了中医的神奇,我会带着对中医的痴迷更加努力、更加规范的学习中医基础知识,争取早日能学会中医的各类手段,投身到中医的相关事业中,希望自己也能日后为中医发光发亮!

最后送上我喜欢的一句话给有缘能看到本篇文章的朋友:只要你想,你就能做到!

2019年6月29号21:21

中医爱好者 苏玉平

按:

· 本文为中医家志愿者原创文章,首发于中医家APP,作者/苏玉平。欢迎喜爱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的读者交流、分享,也希望大家尊重知识和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中医明师论坛# 中医家

搜索“中医家"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