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开中药 老人吃出肝衰竭?这些药慎用

文 / 健康界
2019-07-02 18:33

老人吃中药吃出肝衰竭?诊所医生:如果权威机构鉴定是我的责任,多少钱我都出。

据浔阳晚报报道,近日,当地市民陈先生向记者反映,其父亲在市区一家诊所治疗类风湿,不料吃了医生开的中药之后,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的症状。到医院抽血化验检查得出的结论是药物性肝损害。

事件经过

老人来诊所治疗内风湿病,吃中药出现不适

据陈先生介绍,他父亲早在2014年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疾病,通过多年治疗都无好转。今年4月,通过老乡介绍,在浔阳区琵琶亭附近的“周良山诊所”治疗。

“周良山就给他开了六包中药,六包中药吃完之后人就不舒服,拉肚子。”陈先生说,出现不适症状后,父亲立即将情况反映给周医生,周医生就给父亲换了一服中药。“

“第二次开了3包中药,父亲越吃越不舒服,严重的时候一天拉肚子七八次。”眼看父亲身体越来越虚弱,陈先生对父亲说:“爸,这样吃药会出人命的,还是到大医院去治。”

无奈陈义炎一心想早点将风湿病治好,不顾儿子反对,又跑到周良山诊所开了3服中药,没想到服下两服中药后,人终于支持不住了。

5月底,气温比较高,而父亲上身穿着毛线、棉袄,下身穿两条裤子,还穿了棉鞋,人感觉很冷。

医院检查出药物性肝损害

6月5日早上,陈先生带父亲去当地人民医院做了肝功能血样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是肝衰竭,“医生叫我赶快去市一医院,不然有生命危险。”

陈先生说,当日下午,他和家人立即将父亲转院送至市第一人民医院(老院)治疗,没想到父亲的病情又加重。“医生当时下了一个病危通知书,还不到一个小时,父亲就吐血了。”

随后,陈义炎转到八里湖一医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陈义炎的病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身体还是很虚弱。

据第一人民医院肝病科主治医师吴刚介绍,陈义炎的病情后期还要做大量治疗。吴刚说:“患者来的时候,我们考虑是急性的肝衰竭,是肝炎里面最重的一种,人体正常指标像转氨酶正常指标是40左右,他超标三四十倍。”

家属怀疑是吃中药导致

父亲原本只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现在差点没命,陈先生认为导致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出在诊所开的中药。

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陈先生带着父亲未吃完的一服中药咨询了一名老中医。“老中医说,中药里面的干姜、桂枝都伤肝,其中干姜一个人一天最大的用量像硬币大小,而这服中药里干姜非常多,对肝脏损害很大。”

除此之外,陈先生还从医生那了解到,父亲原来有小三阳,很可能是吃中药诱发引起肝衰竭。

为此,在父亲的病情有所稳定后,陈先生和家人也找到了诊所的周医生协商。“第一次态度还比较好,叫我们放心治疗。我们后来找他要钱,周医生给了1万元,还叫我妹妹写了欠条。后面再去就不理我们了。”

陈先生说,父亲现在已经住院20多天,医药费花了将近6万元,而周良山只支付了1万元,“我们都没有固定的收入,父亲的病情还不知后期要花多少钱。”

诊所:鉴定是诊所的责任将赔偿

该诊所的周良山认为自己开的中药对肝基本没有影响,不能让他承担所有责任,“要有权威机构来鉴定,如果认定是我的责任,多少钱我都出。关键是陈先生又不去权威机构做认定,就要我一个人出钱,我肯定是不能承担的。”

周良山表示,当时经过卫生部门多次协调,他最后也作出一个让步,陈先生父亲的医疗费用在除去医保报销后,他愿意承担一半,如果陈先生还不接受,可以走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此案目前还未公布正式结果,具体是哪一方的责任尚未可知。但通过目前的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在行医过程中务必提起注意。

1

诊疗前务必询问患者病史

由于不清楚患者病史而造成的用药错误不胜枚举,可总有医生在一直忽略这一点。在此案中,虽然造成老人肝衰竭的原因尚不明确,但从老人家属的陈述中可以得知,老人之前患有小三阳,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肝衰竭。

因此,医生在用药之前务必要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处方和剂量。

2

对肝脏有损害的中药总结

下面是一些较常见的对肝脏有损害的中药,医生在用这些药物时,要小心处理。

克银丸、复方青黛丸主要作用是治疗银屑病。这些中成药中含有土茯苓、青黛等对肝脏有毒性作用的成分。

治疗剂量可致皮肤瘙痒、小便发黄、皮肤巩膜黄染、转氨酶升高等药物性肝损害的表现。可导致此类肝损害的中药还有葛根素和复方丹参。

川楝子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楝子、苦楝皮中的苦楝素对肝脏有毒性作用,正常剂量既可导致药物性肝炎,出现黄疸、肝肿大和转氨酶升高。

苍耳子、雷公藤这两种药是治疗鼻炎、头痛和肾病的常用药。苍耳子所含的毒蛋白和毒甙能引起肝损害,甚至引发肝功能衰竭。雷公藤或雷公藤多甙片可致可逆性转氨酶升高及肝肿大,还可引起肝炎。

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与苍耳子、雷公藤合用,有可能加重药物对肝脏的损害。老年患者要谨慎使用苍耳子和雷公藤。

五倍子、石榴皮含有的水解型鞣质,对肝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长期使用可引起脂肪肝,甚至肝硬化。

蝮蛇抗栓酶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一般患者在用药10~14天时,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铅丹、铅粉、密陀僧常用于治疗癫痫、银屑病、精神病等。因含有氧化铝等物质,可致铅中毒,表现为腹痛、肝肿大、黄疸及转氨酶升高等。

黄药子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常用中药,但却含有薯蓣皂甙等毒性物质,使用两周后有可能引起黄疸(或无黄疸)型肝炎,也可出现腹水或肝昏迷。

蓖麻子是常用的泻下药,因其含有蓖麻毒蛋白,易伤害肝脏而致中毒性肝炎。

千里光、农吉利、天芥菜因含有吡里西啶类生物碱而具有迟发性肝毒性,长期使用可导致肝静脉闭塞,出现黄疸和腹水。

望江南、马桑、广豆根内服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并致肝细胞损害。

半夏、蒲黄、桑寄生、天花粉、山慈菇如长期服用可致肝功能损害。

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蜂头茶、千里光这些中草药中含有黄樟醚、青木香、淮木通、硝石等硝基化合物,如使用不当,不但损害肝脏,还有诱发肝癌的可能。

(表格来自文献:刘成海,朱春雾.中草药相关药物性肝损伤的流行特点、主要原因与诊断评估[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5):830-830.)

近年来关于中草药引起肝损伤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其真正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于基层医生来说,我们需要分辨哪些中草药容易导致肝损伤,并加以规避,保证患者安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