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化历史见证着中医遗产的辉煌 岂容中医黑一个伪字否定

文 / 国易堂中医
2019-07-02 10:30

中医护病学的宗旨是:经络通则百病不生,经络堵则命不久矣。癌症肿瘤不就是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正经的经络淤堵造成的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就是见证者和受益者。如果有缘分,每一位癌症肿瘤的患者都会和我一样成为传统医学的受益者和传承者。我是中国人我爱传统文化和传统中医,更爱轩辕黄帝给他的子孙留下的:黄帝内经以便后人加以弘扬和传承,这就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的见证。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 一188 年)时的公元171 年、173 年、179 年、182年、185 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中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与西医不是建立在相同的基础之上,所以近代以来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诟病,认为是伪科学。其实无论是什么学科,只要是对自然规律的真实反映,就应该是真理。千百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挽救过亿万人的生命,怎么是伪科学呢?即便西医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中医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很多西医无法治疗的疑难杂症,中医手到除根,很多西医一筹莫展的顽症,中医药到病除。但是,由于近些年社会普遍不重视中医,使中医有倒退的趋势,高明中医医也很少,特别在医级以下医院,更少。不是中医不行,是真懂中医的人太少了。

方舟子打着科普旗号攻击中医药学是“伪科学”,声称“连初中都没学好的中国人是非常非常多,”“中国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蒙昧的中世纪”,不久前又对中国茶文化进行攻击,下一次他还会对汉语言文化或其他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下手,我们应该警醒:中西文化是在长期交流中取长补短,并在共存中相互融合,而不是相互排斥甚至相互扼杀,要高度警惕方舟子和他所代表势力人为制造中西文化对立对抗的阴谋,不要被他科普的假面目所蒙骗!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涨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记逾千家。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目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宝贵遗产,日本、欧美对中医药学研究和汉方制药不弱我们,屠呦呦获诺奖也证明了对中医药学思想理论的认可和尊重,我们的《中医药法》也出台了。方舟子等国内外一些人将中医药学称为“伪科学”并非他们不知道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科学的伟大贡献,他们的目的是想从根本上否定中华文化,让华人失去对包括中医药学文化在内中华文化的自信,文化灵魂都被否定了,精神世界被掏空了,靠什么支撑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应该彻底揭露这些别有用心的人长期以来的巨大阴谋,企图通过各个领域的渗透,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逐一否定中华文化,制造中西文化对立和相互残杀,打击华人文化自信,破坏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动摇中华文化根基,让世界上最后一个古老文化文明大厦倾覆,最终彻底摧毁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中国崛起、中华民族复兴离不开在与世界各种文化交流融合中不断成长丰富强大起来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根基!

中医目前在市场上处于弱势,我简单总结一下: 1只重视经验的积累而忽视理论的研究,知道这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跟中国古代的文化有关。 2中药原料成本高,不利于市场竞争。 3中药使用不方便,熬药气味很大,喝药太苦。 4中医学个三五年跟本看不了病,能看病的老中医不好找。 5从就业赚钱来看还得学西医,利润大(特别是手术)。 6中医在外伤上有短板,西医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的,对人体结构更直观,有优势。 7中医药性温和,不利于疾病和传染病的医治(发烧,流感,阑尾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