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逝去的“中医精神”

文 / 国易堂中医
2019-06-20 23:22

首先澄清一下身份,我是一名铁杆中医粉,我迷恋并热爱着中医;同时我还是一名年轻的中医大夫,我坚信着中医的临床效果,并对中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憧憬;本文仅对现存的中医大环境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与反思,绝无抹黑与打压中医之嫌,望同道们指正。

之殇

在当下“国学热”、“宗教热”的潮流中,国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精神食粮”的重要性。从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私塾学堂到企业老总的高档国学班席卷着整片华夏大地,在当下的大环境中已经出现了貌似你不懂点《周易》《论语》《道德经》就不好意思出门与别人交流的地步。重传统、读经典其实是一件有利于提升全民思想境界、有助于民族复兴进步的好事情。然而这种潮流已经席卷至中医圈,而且有太过而无不及之势。因此便出现了以下几种观念:一是,中医源自于《周易》,其时常引用孙真人之言为论证:“不知易者,不可以为大医。”其宣称中医人必须懂《周易》,不会算卦就不会看病;认为《黄帝内经》里的阴阳理论皆源于《周易》,《伤寒论》里的六经也是从六爻演化而来,所以《周易》是学习中医的“敲门砖”,是作为中医学子们成材的不二法门,所以一大批的中医学子投入到《周易》学习的浪潮中。

二是,中医本源于道医,其宣称中医中的经脉脏腑理论皆源于道教的反观内视而发现,所以中医人必须要重视丹道修行,不断增强自己反观内视的能力;认为现行本的《黄帝内经》多被世人篡改,《道藏》中的《黄帝内经》等书籍才是中医的本源面目,所以一大批的中医学子投入到增强反观内视能力的丹道修行中。三是,中医必须有佛教信仰,其宣称中医人必须要有虔诚的佛教信仰而把自己的心境达到至善至美从而能够感受到病人之气;如果你不信仰佛教说明你不够虔诚,没有慈悲之心就不配作中医,所以一大批的中医学子投入到吃斋念佛打坐的修行之中。在这种浪潮的影响之下,去做各种前期修行的中医学子们越来越多,潜心踏实学习中医的人越来越少了…….

其实在我看来这种浪潮风靡于中医圈内并不会对中医产生积极的作用。《周易》《道德经》《论语》等传统经典著作与《黄帝内经》一样同时产自于华夏大地,都是古人对于天地之道思考的产物,并没有谁来源于谁的道理。我们并不能因为《黄帝内经》中涵盖着阴阳五行问题的思考,就大胆的推算《黄帝内经》是这些传统经典的产物;而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是:彼此联系而又在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的并列之作。至于儒释道等有关宗教信仰的问题,笔者认为宗教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减少外界事物的诱惑力,增强信仰者的平静感,而更有利于对中医的学习;但是我们不可以对中医的学习进行“宗教绑架”,更不能片面的断言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就学不好中医。

其实中医的根本就是在探索天地之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通过天地之道的思考进而思考人体之道。“然而何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谓之道。”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即简单的天地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生活在这个大自然中,更要尊重这个自然规律,整个“生、长、壮、老、已”的过程都不能违背这个自然规律。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阴阳消长道理,“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的五行自然属性道理都是整个自然生存的大道。人体也要遵循这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阴阳自然大道,调节着不同时刻体内能量的偏移,遵循五行“虚实平调”的法则才会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之殇

近期关于“内蒙古启动万名村医培养计划”的新闻刷爆朋友圈,因为其规定:初中以上学历者可报名,免费学习合格获得医师考试资格。从年初的“儿科大夫荒”、“护士荒”到现在的初中毕业就可以培训上岗做医生,让人们不禁的怀疑中国到底有多么的缺乏医生;而每年的毕业季都号称最难毕业季,各所高校培养出的本硕博医学生都很难找到工作……中国的医学教育制度到底怎么了?是教育培养方式出现了错误还是就业工作制度出现了偏差?

关于中医的培养方式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医界的千年未解之题。从古代的师承模式到今天的高校培养模式;从一对一的培养模式到一对多的“批量培养”;从重视经典秉承家传学派的模式到刻板固定教材的学习模式;从单纯中医尤重实践操作方式到中西医并重唯重应试考试方式…..中医的教育到底经历了什么,也许就连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们也很难回答。

不可逃避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从现代中医教育的起点开始讲,中医教材编写的不合理性。中医之美美于同一问题的不统一方式解答,中医之难难于各学派对于同一问题没有客观一致答案,因为这就是中医,古人对于天地的不同思考引发了对人体运行规律的不一样的探索。地域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传统的不同,天文历法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区域人们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比如比较典型的春秋战国时期,以齐国为中心的文化圈产生的以五行思维模式为代表的扁鹊医学学派,和以秦国为中心的文化圈产生的以阴阳思维模式为代表的黄帝医学学派,在对待同一疾病治疗的理法方药皆完全不同。这种统一教材模式便抹杀了中医的不同解释,进而把所有问题都归于统一答案,所以中医就失去了曾经之美。

过度重视应试教育而忽略实际临床操作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理论中医”;经历了五年或者八年中医教育毕业后却不会摸脉的中医毕业生们估计不占少数。重科研、轻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更多的学子们投身于伟大的科研事业而忘记了自己考入中医药大学的初心。无数小鼠生命堆砌组成的实验结果有的时候只为验证中医千年来一直用之有效的传统理论;百万资金投入后勾画出的数据图表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用科研证明中医,让中医走向世界”的口号不知道浇灭了多少中医学子的“传统中医梦”,中医的高校教育模式中存在着太多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随着岁月的久远,我已经真的不知道国家曾经大力倡导的“重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中医传承口号落实在何方。大胆的假设一下,国家每年计以万亿的资金投入到奖励高校学生们诵读经典,跟师临床上会有何结果;如果有一天中医学子们毕业的时候不再通过论文考核形式而是通过交给你几个简单临床实际病人看你几日能够看好的考核制度,中医大夫的实际临床疗效会变成什么样子。中医药确实需要科研,需要像屠呦呦奶奶一样的诺贝尔获得者,但是不需要“全民科研”,没有良好的传承作为基础如何实现孤独的创新飞跃。

同时生活在当下科技进步时代潮流中人们一直渴望用“科学”的思维解释世间万物,因为中医的许多奥秘很难通过这条途径而解决,所以中医经常会被冠上“封建迷信”、“伪科学”的帽子。其实不然,现今公认的世界由物质与能量二者组成,虽然当下人类已经对于肉眼可见的“物质层面”的东西有了较多的了解,而对于“能量层面”的东西还是知之甚少。毕竟世界观的差异性有的时候会导致我们很难找到真正打开中医之门的“钥匙”。中药对人体的作用绝非简单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几个文字就能够说明,因为他们永远不会明白通过简单几味中药四气五味的配伍就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治疗目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没有从根本上改革中医教育培养模式,如何实现有真才实学的中医人才储备,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内科大夫荒”、“外科大夫荒”、“妇科大夫荒”的日子已经不会太远。

之殇

下班回家打开电视,各种养生节目铺天盖地的袭来,节目中各种养生专家、教授在宣讲着自己独特的养生方式、治病方法,似乎大家早已经忘记了曾经名躁一时的“茄子绿豆养生专家”——张悟本先生。宣传养生,向老百姓普及中医知识的初心是很好的,然而一些媒体为了别出心裁的提高收视率,故意夸大某些养生方法,反而延误了病人的病情。比如说前期炒作较火的“泡脚法”。有的媒体甚至宣称,全民皆应泡脚,因为泡脚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效果。从那以后各种中药泡脚粉火热销售于各大超市药店,基本上实现了每家一个泡脚盆的模式。然而从传统中医学角度思考,不管何种方式的泡脚,也仅仅是中医临床上的一种汗法。然而在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的太阳病篇明确提出过:“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等…..也就是说凡是阴血津液亏虚的人皆不能使用汗法。而大部分的老年人皆属于阴血津液亏虚者,所以并不适合汗法,所以临床上我们发现一些老年人或者素体阴液亏虚者在泡脚后都出现了一些身体亏虚、乏力、头晕等相应症状,这都是错误的养生节目宣传导致的结果。

更有甚者养生节目的宣传目的是为了销售各种保健品,引导消费者进行各种不必要的消费,或者包装炒作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大师。所以老百姓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要感觉专家们讲的所有的疾病就是跟自己的完全一样,也不是所有教授讲述的方法都适合自己。请不要忘记中医的最大特色就是:辨证论治,简单点讲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界没有一种适合所有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养生节目组也应该规范自己的养生宣传,不要给老百姓留下“全民肾虚”、“全民湿气大”、“全民适合吃山药、吃薏米”等错误养生观。

有的人通常会把中医当作成某种经验的总结,所以老百姓习惯于找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家传中医”、“知名老教授”给自己或者家人看病,貌似他们经验丰富,可以把病看的更好,然而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中医虽然需要临床经验,但绝对不是单纯经验的总结。中医的本源来自于古人对于天地之道的思考,来源于顺应自然时空变化规律的人体规律探索,而并非简单的经验总结。所以真正的中医人都清楚世上并不存在能够治疗一切疾病的“万病散”,也不存在针对于某种疾病百分之百有效率的“家传秘方”。我始终坚信中医界不存在什么秘方,真正存在的是探索治病“秘方”的大法——“辨证论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年龄不是衡量一个大夫的客观标准,临床实际疗效才是硬道理。“老中医”、“名中医”不一定是明中医(明白的中医),年轻的中医也不一定是看不好病的中医。

对于所谓的“家传中医”、“中医世家”,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并不是因为他们会留下什么疗效出神入化的“秘方”,而更多的是从小给提供一种学习思考中医的氛围,对中医产生更多的兴趣;同时因为条件便利的原因能够从小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方便于临床跟诊并锻炼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因为笔者家里人就都是从事中医行业,就是所谓的“中医世家”)。曾有很多同龄中医大夫询问我,学好中医有什么诀窍?其实我认为除了扎实的基本功,其他的都是浮云。估计没有什么比诵经典,勤临床,访名师,多思考更有效的方式了。中医是古人通过对天地之道的不断思考并通过反复应用于人体验证实际疗效的“大道”,绝非简单的投机取巧就能领悟,还望同道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同时希望更多的老百姓能够放开自己的观念,多给一些年轻大夫一些机会,没有大家的支持就不会有年轻人明天进步的空间。

随着互联网潮流的到来,各种“互联网+”产业新兴于各产业,毫不例外的“互联网+中医”已然成为了中医圈里的火热名词。虽然作为一项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我们不能武断的拒绝所有新兴产物。“互联网+中医”的到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了中医,也加快了中医走向全世界的步伐。但是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脱离中医底线的产物,比如说“网络诊疗”。各种中医网络诊疗APP的到来,让“网诊”这个新兴诊病方式在中医圈里不再陌生。

问问症状,看看舌苔能否就能把疾病看准?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缺一不可的理念一直被奉为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黄帝内经》的“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的诊断思维贯穿全书。纵观整个中医发展历史,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到《黄帝内经》关于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十二经脉诊法、尺肤诊法等诸多诊法的详备论述;从《难经》首倡独取寸口诊法,到张仲景《伤寒论》六经病篇皆重脉诊,常独以脉诊判断病人的预后生死;可见脉诊在整个中医的传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断人疾病预后,必须诊脉。因为一直沿用的这种“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的“黑箱理论”思维思考问题是中医的一大特色。这种“网诊”的不便首先是不能诊脉,而且受化妆跟视频条件的影响对于望诊与闻诊皆会产生较大影响。单凭一简单的问诊,我们就能够很好的掌握病人的病情了么?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且不利于中医的发展。

之殇

“看病难,看病贵”已然成为当下中国老百姓生活的一大难题。门诊上也曾多次地听到有人抱怨说,中药已经成为“奢侈品”,只有有钱人才吃的,曾经以“简便效廉”而闻名的中医为何今天竟沦落为此等口碑?首先是国内中药药价的反复上涨,加上不法商贩的囤货提价等行为让本来低廉的“草根树皮”价格翻倍。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受中国医疗体制“以药补医”的弊病,大夫们已经习惯了开出各式各样的大处方,天价处方。所以个人比较赞同“医药分家”的报酬方式,如果认为自己有实力,可以增加自己的挂号费,但是我们尚不能依靠药物提成来增加收入,因为这是一种对病人的疗效与自己的医术都不负责的表现。

如果真有实力的话,可以向人家施今墨老先生学习下,看一次病六个大洋,但是人家就连你这病啥时候能好,都能说得很准确,这就是实力,我辈之楷模啊。现在临床上某些大夫打着不收取挂号费的旗号,但是为了赚取利润,能多开一味绝对不会少开一味的,就连一个普通的感冒都能开出二十多味药,真的不敢想象如果让医圣张仲景看到今日中医圈里此番景象会作何感想?“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笔者认为我们中医人一定要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尤其是年轻大夫),否则我们就再也找不到进步的空间。

现在去中医医院就诊就会面临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压力,进出一次医院,各项检查从头到尾查个遍,各种西药、中成药、草药一大堆一起带走,不仅增加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而且造成了医药资源的浪费,即使最后疾病痊愈了,医生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药起的作用,在这样的体制下如何让医生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中西医结合”的口号已经提出了五六十年,然而其实际的效果到底如何,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

中医与西医在本质上就是完全不同的医疗方式,它们的诊疗方法、治疗手段、运行模式体制都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很难达到真正的结合。我们且不能把西医的某个病名配到传统中医的某个病名上,同时开具中药与西药,而称其为“中西医结合”,这样有可能反而会起到互相抵反的效果。笔者认为中医、西医各有各自的优势,在某些器质性病变方面西医的优势无可置疑;在某些功能性病变时中医的长处也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作为一名传统的中医大夫,但是我们不能固步自封的排挤西医,我们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中西医之间治疗方式互相配合,把治疗效果达到最优化,这样也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增强治疗效果。

许多临床上和我年龄相当的中医同仁们经常抱怨:中医太难学,《黄帝内经》太难懂,《伤寒论》太难背;中医见效太慢,学习历程太长,成才率太低;病人太难攒,中医太不挣钱…..其实中医也并没有大家想象那么复杂,中医人的生活也并没大家想象的那么穷迫不堪。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更多的是真正的放下自己,活在当下;用最安静的方式去追求那种真正的“恬淡虚无”的状态,带着简单宁静的心,用最朴素的思维去思考中医,探索品味《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之美。

《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讲述的不仅仅是古人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方法,更是教会我们探索中医大道的方法与途径。所以中医很美而且很简单,学习中多一份虔诚与宁静少几份抱怨与烦扰。同时我们中医人一定要彼此团结一致,且不能互相之间诽谤批判,中医是一门百花齐放的学科,各有所长,我们一定要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中医药的美好明天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望诸君共勉。

现在的中医药政策是不是余云岫路线的阴魂不散!

1929年民国政府正式成立卫生部,隨即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没有让一个中医参加。会上抛出了四項废止、限制中医药的提案,其中首先是打着“医学革命”旗帜的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提案说:“废止中医,乃国之大计”,“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余云岫的提案获得通过。消息一经公布,全国中医药界群情激愤,强烈抗议,这就是中国医学史上有名的“三.一七”斗争。中医药界集会、抗议、请愿、游行、罢市、绝食,为中医药之生存延续斗争。斗争的内容包括为中医药的行医权、教育权、合法经营权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争取中医和西医平等对待,二是争取中医独立自主的行政管理权。该斗争一直延续到1935年,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冯玉祥为首的81名代表共同提出:“政府对中西医应平等待遇以宏学术而利民生案”,要求公布实施:“国医条例”,“政府于医药卫生等机关应添设中医”,“应准国医设立学校”,决议虽然通过了,但是却遭到卫生署拖宕抵制,拒绝执行。冯玉祥的提案中明确提出:“西医不能管中医,犹之耶教不能管理佛教,亦犹之有洋装书不能舍弃线装书,亦犹之面包之不能完全承继饭食”。

1946年10月,在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第208次会议上,于佑任、居正、张继、茅祖权、陈立夫、等十四人联名提议“化加强中医药工作,拟请于行政院设置直辖管理中医药委员会专司管理及研究中医中药事宜”。当时于佑任发表演说:认为中医不应受西医主持之卫生署管理,如有限制,足以妨碍中医之发展。他比喻说:“如果以基督教徒管理全国和尚,试问此对不对?”妙语一出,举座皆惊称是!

民国时期中医求生存的斗争,归根结底是中医药管理的独立权。这个问题民国时期解决了,但是现在又成了问题!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又有什么感想?

1929年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现在是不是仍然是阴魂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