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之本”话脾胃——中医对脾胃的认识

文 /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
2019-05-31 09:01

中医对脾胃的认识

脾胃是指脾经和胃经。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可见脾胃的重要性了。人从出生之后成长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是要通过饮食而来,但是饮食必须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转化为气血能量。脾主消化和吸收,胃主受纳和传导,共同完成纳运水谷的功能。脾与胃,一阴一阳,互为表里,脾与胃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中医古典名著的《黄帝内经》讲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也就是说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作仓廪,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人以水谷为本,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营养物质,可见脾胃在人体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后天之本”话脾胃——中医对脾胃的认识

脾胃的受纳功能是通过升清降浊来实现的。饮食从口摄入后,经食管下输至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现经太肠将糟粕排出体外,这自上而下的传导过程,需靠胃气的肃降,故胃气降浊。水谷精微消化后,需脾的运输到心肺,再经心肺输布到各脏,生化成气血津液,这一自下而上的输传需赖脾气的上升而上升,故谓脾主升清。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饮食的摄纳和传导,运化和输布到各脏,反应了整个纳运过程的两个方面。升清与降浊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病理状态,往往脾的清阳不升,胃的浊阴不降则脾的清阳不升,二者相因为病。

“后天之本”话脾胃——中医对脾胃的认识

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不仅与本脏的气机升降有关,又与肝、心、肾的气机升降是协调的。但脾胃的升降则起枢纽的作用,脾胃的升降传输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升降运动。若升降失调,常见中气下行,胃气上逆的症状。(来源: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张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