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不传之秘!6大绝穴点穴技法!附解穴秘法!

文 / 武艺堂
2019-05-12 05:10

点穴术是中国武术的独有绝技,分为“疗养点穴”和“技击点穴”两种,疗养点穴用于卫生保健;技击点穴用于临敌实战,杀伤敌方。本书则专讲技击点穴,披露武当派秘传的一套点穴术系统。

武当派注重内劲,柔中带刚,“犯者立仆”,名冠武林。

一、神阙穴

神阙若在亥时伤,满腹气窜势难挡。

浑身流汗神晕厥,上下不通七日亡。

神阙穴在每天21~23点钟之间气血注入此穴,在鼓腹时穴门即开,不鼓腹腰后鞠时穴门即闭合,直立时穴门半开半闭。打击此穴,只要腰不后弓、腹不后凹就可完成招,鼓腹时伤重,直立时伤轻。

神阙穴一伤,腹痛,满腹经窜,四肢无力,浑身流汗,吐血,腹泻或下泻,昏厥,上下不通者死。

神阙穴一旦受伤,立即点按关元腧、石门、璇玑3穴,缓和地从胸前胃部向下运推至丹田部位,在丹田周围上下左右分推疏通。

二、气海穴

戌亥之间气海伤,汗如雨下腹痛狂。

气血上冲口吐红,打重九日命必丧。

气海穴在每天21点钟左右气血注入此穴,在左腿屈膝、右脚放在左膝上,左手握拳后摆,右手屈肘立掌作蹲伏时,气海穴门开。

气海穴受伤主要表现在腹部胀满,痛如针刺,自觉有气上逆,攻冲肺胃而见气短喘促,饮食大减,大便秘结,小便自遗,神疲乏力,四肢萎软,面色苍白,夹有青灰浅气色容,血气上冲吐血,严重者可出现虚脱而神志昏迷等现象。

气海穴一旦受伤后的手法解救与神阙穴伤的解救手法相同。

三、元宫穴

脐下元宫戌时伤,恰似猴儿入肚肠。

上吐下滑无收药,难挨一月见阎王。

元宫穴在每天的19~21点钟时气血注入此穴,如果正时被点或平时受伤严重者,5日内必有危险,重者死亡。在受伤后可见小腹疼痛,痛如针刺,或见胀痛不已,满闷不舒。由于元宫穴乃人身元气积聚之处,一旦受伤则元气大损,所见症状有神疲乏力,四肢倦怠,气短,遗精,阳萎,遗尿,头目昏眩,便血,尿血,女子则见经来腹部胀痛,甚至不孕。

元宫穴受伤后的手法解救与神阙穴受伤的手法解救相同。

四、中极穴

戌初击伤中极穴,冲击腹壁破气机。

药石汤进不及时,十日必死不稀奇。

中极穴在每天19点钟左右气血注入此穴,受伤若正处于气血注入该穴之时,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受伤过重者,立刻致死。若受伤稍重,致大小二便闭塞不通者,其症亦危,若不早治,10日内必死。受伤稍轻,当时虽不觉如何的危险,并不服药,至百日后,亦必因之而死。

中极穴一旦受伤,急用手法点按昆仑、委中、肾腧、膝眼、维道五穴,再按肚脐,缓柔疏动推之,上下左右各数十下,于患处再结合按摩。

五、曲骨穴

酉末曲骨穴被击,腹痛腰胀便流血。

气滞血瘀周天阻,阴缩汗脱辞世别。

曲骨穴在每天19点钟气血注入此穴,直立前挺腹,即小腹部前顶时穴门开。重伤立即死亡,较重者则见面色青灰,无有光彩,冷汗淋漓,腰胀腹痛,小便闭或流血,骨盆痛,患处胀痛剧烈,两腿发软,行动不便,动则痛剧,男子可见睾丸上缩,俯身不能直立;女子则见子宫下垂,经乱不调等。

曲骨穴伤后的手法解救与中极穴伤时的手法解救相同。

六、腹结穴

腹结逢着巳时点,槛内猪儿不顺情。

心中闷乱痛如绞,只活两日命归阴。

腹结穴在每天上午9~10点钟时气血注入此穴,直立上提腿时穴门开。一旦被击伤,即出现腹痛,肠痛,身屈不直,吐血,吐、泻或直泻不收,或吐泻并作,小便不收,大便长流。伤左者,受伤过重,吐鲜血者不救,未见血者稍轻,然亦宜早治,不治42日必死,若因伤势尚轻,并未服药调治者,3月必死。伤右者,受伤过重,气闭而死,无药可救。其次者气阻滞,呼吸作痛,不治者,2个月后死。因伤势尚轻,忽于治疗,并不服药者,一年后亦必伤发而死。

腹结穴受伤后,急用掌摩擦伤处周围,点按前面相临穴位,揉按腹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