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阳气”是世上最好的医生

文 / 主流艺术
2019-05-07 10:23

中医有句名言“阳气不到就是病”,一语道破天机。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先要扶阳,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

什么是阳气?

我们常听人提到要补阳,壮阳,扶阳,那么究竟什么是阳气呢?

人体的阳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按分布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五气,这些统称阳气。

在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中,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都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阳气是如何消耗掉的?阳气既然这么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体内的阳气有怎样的脾性?又是怎样被损耗掉的?

专家表示,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夏天生发至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到了冬天则潜藏起来。若以一天来算,白天相当春夏,夜晚相当秋冬。

也就是说,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时,体内阳气开始生发。到了中午,阳气生发到极限,然后渐渐衰退。傍晚时阳气入阴,到了夜晚则潜藏起来。阳气入阴,人就准备睡觉了。

人的生物钟实际上就是根据阳气规律来运转的。

作息紊乱伤阳气

过度劳累耗阳气

过食生冷损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