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学脉诊:如何洞悉脉学中“阴阳”二字的“正法眼藏”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19-04-29 13:18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说法,那么应该如何洞悉脉学中“阴阳”二字的真谛呢?其实这个并不难,但却需要从“上、下、来、去、至、止”这个概念说起。

在脉学领域,可能很多中医人士都不知道有“上、下、来、去、至、止”这个概念,因为很多中医人对于脉学一途,大多数只读过《濒湖脉学》,自然不知道这个概念。那么,这六个字究竟暗藏着什么密码呢?

“上、下、来、去、至、止”六个字,可以说是脉学中的精妙之处,这属于岐黄不传之奥旨,自宋代刘三点发现之后,元代滑伯仁破译玄机,阐明其机理并传之后世,此六字不仅可以将脉学的阴阳虚实诠释的明明白白,而且还可以将脉学的诸多迷雾点拨的清清楚楚。

所谓上下,即是指脉位的远心端(上)与近心端(下)而言,所谓来去,即是指脉搏的浮沉升降而言,所谓至止,即是脉搏的流通与停顿。对于“上、下、来、去、至、止”六个字,清代医家李延昰有更为独到的认识,即:“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脉有上下,是阴阳相生,病虽重不死。来者,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脉有来去,是表里交泰,病虽重必起。此谓之人病脉和也。若脉无上下来去,死无日矣。故曰,脉不往来者死。若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癫厥;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至者,脉之应,止者,脉之息也。止而暂者愈之疾;止久有常者死也。”此段论述相当精辟,说明在诊断过程中,注重脉搏的“上、下、来、去、至、止”尤为重要,医者不可轻视或疏忽。

但笔者以为,除了上述六字之外,尚有“内、外、长、短、虚、实”六字不可忽视。所谓内外,即是指脉位的尺侧和桡侧,脉搏偏向尺侧或桡侧,应考虑奇经八脉的诊断;所谓长短,即是指脉搏的搏动是否过于本位还是不及本位,疑惑是脉搏通贯寸关尺或溢出脉位,这对于了解《黄帝内经》关于“上竟上者”与“下竟下者”的脉法有很大参考价值;所谓虚实,主要是指脉搏的有力无力以及轻重清浊,这既与人体气血盛衰有关,还与太素脉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论是“上、下、来、去、至、止”六字,还是“内、外、长、短、虚、实”六字,都与“阴阳”有着紧密的联系。“上、来、至、外、长、实”六字可归纳为“阳”,而“下、去、止、内、短、虚”六字可归纳为“阴”。

对于“阴阳”的概念即作用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高难度阐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如《素问·阴阳别论》说:“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可见,无论是在岐黄之林,还是在脉学之域,阴阳之理,不可不熟。独闻独见,非众所知,妙心参悟,法眼指月,如此才能明白“上、下、来、去、至、止”六字的奥秘。除此之外,对“内、外、长、短、虚、实”六字亦须仔细推敲,方能洞悉脉学中“阴阳”二字的“正法眼藏”。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