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泰斗张锡纯的一张治疗类中风的方子,原来这么奇妙,你知道吗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19-04-28 16:55

提到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的经典良方,可能很多人会立马想到“镇肝熄风汤”,这是因为《汤头歌诀》的增辑版本中,明确收录“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治亢阳,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这样的方歌。镇肝熄风汤是治疗类中风的传世名方,由于镇肝熄风汤无论中风前后,如辨证为阴亏阳亢、肝风内动者,均可应用,因此这个方子备受后世医家的追捧。

镇肝熄风汤由怀牛膝一两,生赭石(轧细)一两,川楝子(捣碎)两钱,生龙骨(捣碎)五钱,生牡蛎(捣碎)五钱,生龟板(捣碎)五钱,生杭芍、玄参、天冬各五钱,生麦芽、茵陈各二钱,甘草一钱半等中药组成,是调理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类中风的经典名方,临床上常以头目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为临床特征,在舌脉方面,多以脉弦长有力为辨脉要点。

由于本证是由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所以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为君药;以代赭石将胃、降冲亦为君药;以龙骨、牡蛎、龟板、芍药镇肝息风为臣药;以玄参、天冬清肺气以制肝木,亦为臣药;再以麦芽、茵陈、川楝子清肝疏肝,以防止气血上攻,为佐药;最后以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不难看出,方中两组君药、两组臣药,相当奇妙。

方中十二味药,配伍上两组君臣药,与一般的方剂配伍是不一样的,在君药中,代赭石一药十分玄妙,以其色赤而入血,石体质重而下行,善于平定上逆之夹血肝风;尤其是三味佐药,堪称是神来之笔,按照张锡纯自己的解说,大致是这样的,“茵陈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阳生发之气,与肝木同气相求,泻肝热兼舒肝郁,实能将顺肝木之性。麦芽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将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川楝子善引肝气下达,又能折其反动之力。”由于全方是以重镇为主,意在压制肝风,是逆肝之性,而肝脏受制,往往会形成“反扑之力”,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加上茵陈、麦芽、川楝子三味药,疏肝清肝,如春风化雨,“杯酒释兵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妙用。

由于镇肝息风汤是在建瓴汤的基础上减去生地黄、山药、柏子仁,加上龟板、玄参、麦冬、天冬、麦芽、川楝子、茵陈而成的,所以它们之间也是有所联系的,不过镇肝熄风汤的镇潜清降之力要比建瓴汤强。当然,镇肝熄风汤虽然配伍也比较经典,但在临床运用时,也时常会根据临床病症进行加减,比如心中热甚者,会加生石膏30克;如果痰多者,加胆南星6克,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24克,山茱萸15克,如果大便不实者,去龟板、代赭石,加赤石脂30克。

由于镇肝息风汤的奇妙之处,后世常将它引用到更多领域,比如高血压病、血管性头痛等,只要辨证属于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者,均可加减应用。 又比如脑胶质瘤的脑充血、脑出血造成的偏瘫、口眼歪斜、舌强语謇等,只要辨证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的,也可以加减使用。现代研究表明,镇肝熄风汤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适用于神经精神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弥漫性甲肿伴甲亢、五官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妇科病、男科病等多个领域。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