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头一把草,痛风扭头跑”!农村老话靠谱不?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9-03-22 23:17

(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中华临床中药学》、《现代中药药理临床应用手册》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今天我们这篇文说,给您聊一句农村俗谚——“地头一把草,痛风扭头跑”。

这十个字,够霸气。它告诉我们,令人望而生畏的痛风一病,竟然也有克星,而且就出在田间地头。

这把草,不是别的,正是车前草。

那么,利用这个车前草,到底为什么能成为痛风的疗法之一呢?

咱们都知道,痛风发作起来,特别疼。尤其是半夜,常常大脚趾疼,表面红肿热痛,疼得连一张纸放上去,都受不了。其实,这个基本属于痛风的“风湿热痹”证。它的主要形成原因,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湿热内积,下注于关节”。患者除了疼痛表现外,大多舌红苔黄,尿黄,抑或发热口渴,汗出烦闷不安。等患病的日子一长,就可能出现别的证型了,诸如痰瘀阻痹、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等。

说实话,利用车前草来调治痛风,主要针对的,也就是前面那种湿热痹症了。

因为这个车前草,性味甘、咸、寒,入肝经、脾经和小肠经,特别善于利水清热。它甘能淡渗,寒能清热,所以对湿热下注之疾有很好的疗效。它的清热之效,源于它能利尿。利尿,使得热邪随小便而泻。而中医语境下所谓的“湿热内积”,实际上就包含了血尿酸升高、血脂异常等代谢性障碍。从现代药理学研究来看,车前草能在利尿的基础上,增加对尿素、尿酸、氯化钠的排泄,从而纠正机体的嘌呤代谢紊乱,所以说对于痛风确实有防止作用。

但是,必须得承认,虽然车前草方便获得,而且适合大多数人常服,但是急症期利用它来快速止痛,行立竿见影之效,不太现实。它还需要服用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而且,车前草只凭清热利湿之功,对急性期,证属湿热痹的,相对适合。如果对病症复杂的人来说,恐怕就难堪大任了。所以,我们应该对他它客观、全面的认识。

好了,文说到这里,即将告一段落了。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本订阅号微信平台sywmz2014开放,欢迎您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