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名方:温胆汤只是二陈汤加减吗?

文 / 刘医生讲中医调理
2019-03-20 20:25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温 胆 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原 文】

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

半夏 竹茹 枳实(面炒)各二两 陈皮三两 甘草炙一两 茯苓一两半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九·虚烦证治》

【解 说】

本方主治土壅木郁,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

盖胆为甲木,其气升发疏达;胃为阳土,其气肃降和顺。木气疏土,胆升胃降,则气机和顺,痰湿不生。

若夫胆气不温,郁而不达,则胃气因之不和,必化热生痰,使土气壅滞,进而令胆木更郁。以其痰热在胃为紧,故治之必疏土之壅,而后能令胆木畅达矣。

试观本方用“二陈”以化胃之痰湿,竹茹以清胃之痰热,枳实以导胃之痰滞,如此则土气壅滞可解,胆木之郁遂除。

温胆汤原载《备急千金要方》,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增茯苓一味,以渗湿健脾,杜绝生痰之源矣。

因其痰热化而土气达,胆气因之而舒,犹逢春生温和之气,故方名“温胆”。正如秦伯未先生所说“胃气愈逆而胆气愈郁,用和降胃气治标,间接使胆气舒展,肝气亦得缓和,所以本方称为温胆,是根据胆的性质,以期达到升发的作用,与温脾、温肾等的‘温’,字意义完全不同”

临床上,凡痰热内扰,胆胃不和之证,皆可化裁使用本方。

【病例概况】

多唾 | 洪广祥医案

患者,男,47岁,教师,于2016年8月6日初诊。半年来口中唾液分泌过多,逐渐加重,以致羞于与人交谈,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均未见效。

刻诊:症如上述,伴见咽部梗阻不适,咽痒作咳,口干思饮,大便偏干,睡眠差,纳可,舌红嫩、苔少,脉细滑。

证属气阴两虚,痰热郁遏,治宜补益肺脾,清热化痰。

处方:西党参、生黄芪、白术、茯苓各15克,麦门冬、五味子、法半夏、陈皮、竹茹、炒枳实各10克,淮山药20克,炙甘草6克

5剂,水煎服,日1剂。药后口中唾液明显减少,诸症好转,精神振奋,继宗原法守方再进10剂,基本痊愈,复拟5剂以巩固其效。

【按 语】

脾主涎,唾液过多症,显系脾虚不运,致滞津为饮,积饮成痰,而为气阴两虚夹痰饮内存之证。故用温胆汤健脾化痰泄热,合生脉散补益肺阴,生黄芪、淮山药、白术补益脾气,药证相符,而获佳效。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刘医生,个人微信:housheng68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