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如何应用好众方之祖桂枝汤?老刘给你讲清楚!

文 / 厚和中医
2019-03-20 17:32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

今天给大家讲讲桂枝汤的应用经验!

此方出自伤寒论,原文如下: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条文解读

“太阳中风”,是指风邪入中太阳经。“阳浮而阴弱”,这里既是是讲脉,又是讲病机,“阳浮”,指轻取脉浮,“阴弱”,指重按脉弱,至于病机,“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风邪侵入卫分,卫阳之气抗邪于表,欲祛邪外出,故“阳浮”,故脉浮,卫阳趋于表而与外邪斗争,故发烧,“阴弱者汗自出”,浮为阳,沉为阴,“阴弱”,是沉取脉弱,“汗自出”,是因为卫气偏弱,腠理空虚,同时卫阳之气又被风邪所伤,卫外失职,所以自汗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患者既恶寒又恶风,轻的仅仅恶风,重的就是恶寒,“啬啬”就是打抖、哆嗦,“淅淅恶风”就像洗了澡以后,风吹在身上,冷飕飕的,一种衣服穿少的感觉。 “翕翕发热”,肌表发热,像盖着被子,有一种温暖但不舒服的感觉,这个热不是特别明显,不是烧得特别高。“鼻鸣”就是鼻塞、打喷嚏。“干呕”,太阴病体质的人,本身就是脾胃虚弱,卫气也虚,正气趋表以抗外邪,内在的胃气就相对更弱一些,这时候多吃一点,或者吃了不合适的东西(油腻、瓜果等),就会消化不良。在太阳中风中,胃不舒服、干呕,这类情况不是太多见。

特别强调一下,太阳病发烧的特点。仲景用词很有讲究,太阳病“发热”是摸起来烫,越摸越不觉得烫,阳明的“身热”是摸起来烫,越摸越烫,叫“身灼热”,这在临床上非常有用,也是辨证的要点,不把这个搞清楚,辨证就容易错。此外,太阴病体质的人,平时体质虚寒,脾胃虚弱,面黄白少华,大便溏软,容易得桂枝汤证。或者没有太阴病的体质,反复用了退烧药、发汗药,也可以造成暂时的卫气虚。所以桂枝汤证如果出现汗出、气短、乏力,尤其右脉浮弱特别明显,这时用桂枝汤治疗的同时,要加补卫气的药,比如黄芪。

举个例子,我大伯身体一向很好,没有太阴病的体质。有一次感冒了,我父亲给他吃速效疏风胶囊,连续吃了一周,一天三次,结果就出现汗出、恶风,还有头痛、低烧,当时乏力症状十分明显,一点劲儿都没有,甚至碗和筷子都拿不动,这就是过用发汗药造成的表气虚。我就用桂枝汤加黄芪治疗,因为是夏天,我怕桂枝、黄芪、生姜辛温太过,导致里热起来,所以加了知母10g,黄芪用了30g,其他用量按桂枝汤原量,结果吃了一付,就好起来了,乏力没了,汗出恶风等症状也消失了。


如何辨别桂枝汤证?

第一,辨体质,一般太阴病体质的人容易得桂枝汤证,这种人体质偏差一点,比较容易出汗,面黄白而少华,脾胃虚弱,多有纳差,易于腹泻,小孩子比较多见。

第二,没有太阴病的体质,但是因为感冒了,吃了感冒药后,发汗比较多,有汗出,也是桂枝汤证的要点。

第三,恶风。太阳病的恶风有个特点,这个恶风可能是全身的,也可能是局部的,局部的恶风,很容易被疏忽,比如病人说“我颈部怕风,风往里钻;我腿怕风,冷风往里钻;我腰部怕风,风往里钻”,这些局部的怕风也是恶风,要加以重视。

第四,“时发热汗出”,在临床最多见。哪个人群最多见呢?女同志更年期,多的不得了,阵发性的烘热汗出,如果再有恶风,一定是桂枝汤。无恶风,可以考虑使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效果非常好。女性更年期,阴血亏虚,阴阳不调,同时有“上冲”,潮热汗出就是上冲,桂枝本身能治上冲,这是我在临床上用桂枝汤最多见的,也是我们疏忽掉的最大的一块儿。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用桂枝汤有几个辨证要点:太阴病体质;容易出汗或经常发汗,汗出恶风;时发热汗出;脉浮而弱。在临床上,不管是什么病,只要具备以上辨证要点,就可以考虑用桂枝汤。

桂枝汤配伍解读

桂枝汤最关键的是桂枝配芍药。桂枝能温通血脉,祛除风邪,汗出太多,营阴不足,芍药养营阴,同时也能养肝阴。桂枝配生姜,辛温发散在表之风寒。


桂枝汤方后注

仲景治病有一个特点:中病即止。他一方面要把这个病治好,另一方面,又不伤体质,不留后遗症。对于桂枝汤这么平和的扶正解表的方剂,他都特别强调禁忌、煎服等,我们来看一下方后注。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七碗水,煮取三碗。仲景所有的方子里面,讲到煎药火候的只有两个,一是桂枝汤,二是葛根汤,都是“微火煮”。我们过去农村煎药用土罐子,放在草木灰中慢慢煮,浮炭放在周围转,微火炖。炖过鸡汤、排骨汤的人应该都知道,微火炖的肉,与先用大火煮开,然后再改用小火煮的肉,口感完全不同,因为二种煮法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微火煮药,是用冷水煮,小火慢慢炖,有充分浸泡的过程,因为现在的药几乎都是干燥药材,比较硬,如果浸泡充分,比较容易把有效成分溶出来。而大火煮药,很容易把有些成分锁在里面,煮完的饮片,外面是湿的,里面还是干的。所以微火煮药是很好的方法,不用单独先泡。你看四逆汤,那么大的用量,包括乌头的使用,都没有强调中毒,因为它是微火煮,能泡透、煮透。

再一个特点,仲景所用药材生药占多数,不像我们现在都是干药,桂枝去皮、大枣掰开,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用,就一定要按张仲景的思路去用。附子去皮,只有在生药情况下才能去掉皮,干的去不了,因为附子的毒性在外皮,乌头碱在外皮最多,所以要“去皮,破八片”。仲景的很多用药都是生药,要是干药,会专门讲出来,比如“干地黄”等等。

“适寒温,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桂枝汤发汗较弱,因为本身汗出、肌疏、卫气虚弱,如果发汗过大,那么尽管表邪解了,卫气则会更虚,体质进一步下降,生病感冒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所以要喝热稀粥以助药力,热稀粥有温胃作用,蒸腾腠理而发汗。另外生姜、大枣养脾胃,腠理是脾胃所主,温胃就能温腠理、发汗。

能得桂枝汤证的人,本身就是脾胃不足的人,所以,在治疗时,一定要注意管理饮食,禁食生冷。如果食用生冷,就会伤及胃阳,本来是用热稀粥以助胃阳,以助阳解表,现在,食用生冷把胃弄凉了,阳气不足,无法趋表抗邪,腠理就开不了,汗就出不透,病就不容易好。所以不管吃桂枝汤,还是吃麻黄汤,都一定不能吃瓜果冷饮等。有的病人吃了桂枝汤、麻黄汤后,马上喝点牛奶,吃个苹果、香蕉,这都是错的。同时黏滑、酒肉、臭的东西,吃了容易伤胃气,都应在禁之列。发病期间,饮食宜清淡,量宜少,一方面是为了减轻胃的负担,以助解表,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食积化热的可能性。为什么五辛类不能吃呢?五辛增热,表解了,里热可能又起来了,所以要清淡饮食,喝点小米粥、白米粥。“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强调桂枝汤不可大汗,应遍身漐漐微似有汗,使周身潮润,营卫和而邪自去。而汗出如水流离则易气随液脱,导致亡阳,最终,邪气未去,正气已伤,反致病情加重。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中医老刘,个人微信:macskf,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