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药含嘴里,牙疼“消”了!中医土招对吗?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9-03-07 14:13

(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中华药海》、《医学衷中参西录》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今天我们来和您聊一个话题,就是如何用一味药,来改善难忍的牙痛症状。方法是妙用薄荷。

准备新鲜薄荷适量,洗净手之后将其搓成泥,敷压在牙龈红肿之处,就这么含着。如果牙痛连同腮部肿痛发红者,可以用其外敷腮部。每20到30分钟换药一次,一日数次。

这个办法,最初载于2011年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根据报道,此法曾治疗患者41人,38人治愈,3人有效。其中风热、胃火牙痛患者效果最明显。

好了。现在我们说说这里面的道理。

牙为什么会痛?咱们很多老百姓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上火”。没错,牙痛的病因,的确很多时候和“火”有关系。但问题是,这里的火,到底是什么火呢?哪些火,用这薄荷调治是对的呢?

第一种,是肝胆之火。这种牙痛患者,往往痛连两腮脸颊部位,耳下肿痛,眼睛可能发红,常常可能感觉到耳鸣、口苦。这样的人,往往是精神压力比较大,情绪抑郁,肝郁气滞久而化火。所以说,他们的牙痛,和最近的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过劳有一定关系。

第二种,乃是阳明之火。什么是阳明之火呀?说白了,就是胃经有火。足阳明之脉,入齿中。阳明经之火,循经上炎,到了牙齿那里,就发为疼痛了。这类人的典型表现,就是牙龈的红肿热痛,有明显的灼热感,齿缝里面有血液渗出,口中臭气比较浓重,而且整个人在牙痛期间,烦渴,小便黄。这类人,往往是吃得太多、太好,过于肥腻和辛辣,导致阳明经积热而成。

第三种,就是大肠实热了。手阳明大肠经入齿中。这类人,往往在牙疼的同时,便秘,舌苔黄厚而发燥,也会伴随口臭症状。

以上三种,对于现代普通人来说,就是比较常见的三种火了。这些情况下,用薄荷,是比较对的。

这个薄荷,性味辛凉而无毒,入肺经和肝经。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清热解表、清利头目、改善肝郁气滞、透疹。由于它辛而能散,凉能清热,所以对于火热郁积之邪,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无论是少阳胆经之后,抑或胃经、大肠经之火,薄荷都能调治。用薄荷治疗牙痛,其实在古籍中就有记载。《本草求真》就说得好:“凉能清热,而于咽喉、口齿、眼、耳、瘾疹……则妙”。《医学衷中参西录》也说:“头疼、目疼、鼻渊、鼻塞、齿疼、咽喉肿痛……一切风火郁热之疾,皆能治之……”。另外,《本草纲目》、《中医喉科学讲义》、《御药院方》里面,都对薄荷调治牙痛的方法和机理,有详细记述。

所以说,用薄荷调治牙痛,的确是比较可行的。我们撰文详述,供您参考。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本订阅号微信平台sywmz2014开放,欢迎您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