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克星,明代已经出现!而今只有少数人会用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8-08-16 12:12

(本文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医宗金鉴》、《医学入门》 作者:文君然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今天我们跟您说上一病,这就是痛风。

这个病,在我们现代人身上是十分常见的了。受饮食肥腻、辛辣燥热、运动缺失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人早早地,甚至在30岁左右的时候,就酿成了湿热体质。说白了,吃了太多肉、喝了太多酒,平时又没运动,吃进去的东西化作湿热,湿热蕴藉日久影响了气血运行,引发了血瘀,不通则痛,成了痛风形成的首要因素。

那么,这类的患者,有什么表现呢?说起来,看官一定觉得眼熟——

发病之前,患者多有饮食不节的经历,海味、饮酒、应酬这类事,可谓频多。发病之时,大脚趾红肿热痛,连穿袜子盖被都觉得疼痛难忍。更有甚至,躺在床上全身不敢动。动弹一点,脚指就痛如针刺,就更别提穿鞋走路了。当然,这种湿热夹瘀的人,舌象也很特别,就是舌苔黄腻而厚,舌质红暗,小便多黄赤,大便也不成形。

其实,这样的患者,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更为多见。

这个时候,作为医家,会有什么治疗的良策呢?

或者说,我们作为患者,应该到哪里去寻找康复的希望呢?

今天在这里,我们给您说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其实藏在我们祖国传统医学的古卷之中,只不过现代人用之甚少。

这古卷,名叫《医学入门》(成书于明代)。这古方,名叫加味苍柏散。它生得怎个面貌?药用羌活、独活、白术、苍术、生地黄、知母、黄柏、当归、牛膝、甘草、木通、防己、木瓜、槟榔。(为避免广告嫌疑,用量欠奉)。

其实,这古方,本来不是治疗痛风的。人家治疗的是“脚气”。请注意,这个脚气,可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真菌感染引起的脚气。它所针对的病因病机,就是湿热下注、夹杂血瘀。它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清热化湿、活血通络。不过,正是因为湿热下注、夹杂血瘀这件事,和痛风的病因病机完全相符,因此,此方用来治疗痛风,也是十分合适的。

有的看官可能说了,如此谈方论药,到底有没有依据呢?其实,用它来治疗痛风,在不少有经验的临床家心目中,是一则高招。旁的不说,单说刘渡舟先生之高徒,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裴永清教授,就曾在《裴永清医案医话》李建记载了一则,用上方治疗痛风的例子。其效果是非常好的。

接下来,给大家解一下此方。这里面羌活和独活祛风通络止痛。牛膝通利关节。这三味药的目的,是畅通经络,用于改善痛感。接下来的重点,是如何化湿热。为了除湿,这里面用了苍术和白术。两味药可以健脾,脾的运化之能增强,可以祛湿。还有防己、木瓜和木通,三者可以行水利湿,舒畅筋骨。更有槟榔,可以帮助我们行气化湿。

湿的问题解决了,如何清热呢?这既是赤芍、生地、黄柏和知母的用意了。赤芍,凉血活血,生地,清热滋阴。黄柏,清热泻火,知母, 清热泻火而生津润燥。这一队药物,将热邪化解一空。最后用当归来活血养血,淤血散则痛自消,再用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如此一来,全方大功告成。

当然,我们在这里说得热闹,只是把中医对此类疾病的调治心得,以及前人的经验,简单地说给您。至于说应用,则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同时主要调整好药量。尤其是这药量,更需要因人而异,不能一言以蔽之。

总而言之,痛风一病,祖国产痛医学对它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有些治疗手段,也是有别于西医,甚至其效果是超越西医的。最重要的是,我们需从浩繁的古籍中将其挖掘和整理。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先贤对我们的希望和厚托。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本订阅号微信平台jnym2016为您开放,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