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要苦养,心要静养,肾要懒养,肝要乐养……你会养脏腑吗?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8-06-28 06:00

(这是一份有情怀的网络养生读物)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五脏病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跟你聊聊,如何养我们的脏腑。

一篇文说,咱们肯定说不全面。怎么办?挑几个重点的说一说。

1,脾要苦养。

为什么说脾要苦养?这里的苦,说的是生活中饮食,要尽量苦一点、素一点,多多少少,参照一下中国人过“苦日子”时候的样子。

看官须知,在五脏里面,脾最怕一个“湿”字。如果湿邪一多,就会聚集在我们的脾上,形成湿邪困脾,或者湿热困脾的局面。这个时候,脾失去健运之气,就不能很好地生化气血和水谷精微。如此,我们的身体就会缺乏营养,久而久子,形成气虚、血虚、痰浊中阻、痰湿上泛等多种不良后果。其中脾虚所生的痰湿,会以高血脂的方式存留在我们的血管里。这就是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那么,脾湿从哪里来的?对现代人来说,吃得太多、太好,运动缺失,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要想养脾,最好吃得素一点。另外,苦能燥湿,所以多吃一些苦味的东西,比如苦瓜,就能给脾湿得去除带来好处。

健脾吃法:陈皮粥
准备陈皮1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将陈皮洗净,摘净,然后切丝。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成稀粥来服用。或者将陈皮研末,每次取3到5克,加入已经煮沸的稀粥当中,一起煮来服用。此法对胃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胁肋疼痛、嗳气频作的现象,有改善之能。

2,心要静养。

什么是心要静养?说起来,就是我们的心神需要安静。如果心神不净,我们就会失眠、心烦。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失眠患者来说,以心论治是极为重要的。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心神不净呢?一来,和我们的肾有关系。肾阴虚,心阴不足,虚热扰及心神,心神不宁。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过度思虑、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导致心阴不足,心血暗耗。心中阴血不足,我们自然就难以让心神安静了。所以,要想养心,必须寡欲,必须知足常乐,必须学会给自己减轻负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还心灵一个自由的世界。

养心吃法:酸枣仁粥
酸枣仁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酸枣仁择洗干净,放进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到10分钟之后,水煎取药汁。加入大米来煮粥,等粥熟的时候下入白糖,再煮1到2沸即可。此法可以改善心肝血虚所致的失眠、怔忡、伤津、盗汗等症状。

3,肾要懒养。

我们的肾,需要懒养。我们知道,肾中藏有肾精和肾气。肾中精气,乃是我们生命银行里的本钱。本钱的多少,注定了我们我们生命的长度、厚度和质量。所谓懒养,就是要节省肾精和肾气,不折腾,不浪费。

怎样才算不折腾、不浪费呢?这就是不去做任何损耗肾中精气的事情,比如纵欲无度、熬夜、思虑欲求过多、贪凉、运动过量等等。尤其是节欲保精这一条,最为要紧。在冬季,则要善于收藏,适当睡个懒觉,宅在家里,避免过度劳作。这些都是保养肾精的方法。

养肾吃法:苁蓉羊肉粥
肉苁蓉10克,精羊肉150克,大米100克,生姜3片,葱白2茎,细盐少许。将苁蓉和羊肉洗净,切细,生姜、葱白洗净并切细。大米淘洗干净。将苁蓉放在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煮沸之后,下入大米、羊肉来煮粥。等熟的时候,加入葱白、生姜、细盐等,再煮1到2沸即可。这个方法,对于肾阳虚所致的阳痿、遗精、早泄、女子不孕、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遗尿等现象,有改善作用。

4,肝要乐养。

什么是肝要乐养?要想养肝,我们就得快乐一点,高兴一点。肝最怕我们不高兴。我们不高兴,肝就不高兴。

看官须知,在中医理论中,肝主条达。它天生最怕一件事,这就是肝气郁滞。肝气郁滞,违背了它条达的天性,就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抑郁、苦闷、压抑,易怒、烦躁。日久,肝郁气滞,还会导致肝郁化火。肝火上逆,我们就会头晕、头痛、暴躁、面红目赤,血压升高。如果肝火上逆的同时,夹带痰邪,我们则有可能发生中风。所以说,要想养肝,我们不能生气,不能压抑。

养肝吃法:决明子粥
准备决明子15克,大米50克,将决明子择洗干净,放入锅中,炒到微微出香气的时候,取出来。将决明子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到10分钟之后,水煎取汁。加入大米煮成稀粥就可以了。这个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改善大便干燥、目赤肿痛、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