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之中医篇,过去,现在,未来展望,非常全面

文 / 常海沧说养生
2017-06-30 14:00

问:常老师好,请问未来健康产品有前景吗?如何在健康产业生存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健康产品肯定有前景,有两个人,一个是比尔盖茨,他曾经说,未来超过他的人一定在健康产业。还有一个人叫马云,我们分析一下马云的产业布局,你会发现他现在已经把触角伸到健康产业了。包括百度、腾讯,它们都在健康产业里有很大的规划和布局。

因为人们吃饱喝足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飞速发展到了今天,那些创业的人,他们现在已经人到中年,身体的能量在慢慢减少,那些慢性病就来了。所以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做健康产业的前景非常大。

如何在健康产业生存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产业大了,那你得权衡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如果只是泛泛的,只是做一些比较初级的,粗浅的工作,那你的梦想实现是有限的。

多年来产业的发展是粗放式的,不是精致的发展。总理曾经说过,我们国家的工业目前还不能够像德国一样,造一只合格的圆珠笔。那健康产业也是一样的,我从医生变成一个传播养生文化,有着医生和老师双重身份的人,在行业里也待了许多年,我们回头望一下,那些到位、精致的服务是不够的。

健康产业之中医篇,过去,现在,未来展望,非常全面

从产业方面,有没有可能把那些村落稍微加以改造,变成久居城市的人们做疗养的基地?从国家层面来讲,有两个地方是最基层的单位:一个是社区,一个是村落。所以未来在社区中会出现一种新型的社区复合健康机构,里边不仅仅能够对常见病进行诊断,加以治疗,同时还肩负着另外两种功能。

一种就是能够帮助那些亚健康、慢性病的人通过针刺、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药浴、熏蒸、理疗,通过这些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让处于亚健康的人变成健康,让慢性病发展的比较慢,或者是朝着健康方面去逆转。

现在大家太缺这个东西了,健康不仅仅是有病去治,健康不仅仅是三甲医院,主任医师,高端的医疗技术,健康的重点是让人们少生疾病。

所以在社区当中有这种复合的医疗健康机构,除了能够提供养生保健的基本调理方案以外,还肩负第二个功能,叫做养生文化的传播。养生文化传播实际上是在中医智慧指导下的养生文化传播。我们以为中医仅仅是治疗疾病的一个术的层面,我自己学中医这么多年,我越来越感觉到中医是一个文化体系,也有哲学的色彩在其中。

健康产业之中医篇,过去,现在,未来展望,非常全面

中医四大经典中的第一本《黄帝内经》就是讲关系,尤其讲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真正能够效法自然,天人合一,回归到自然那种频率,比较稳定,相对的祥和,那么你在架构和别人的关系,架构和自己内心关系的时候,就变得比较清晰。所以《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个医学著作,它是指导人在生命表现过程,在展示过程中的高屋建瓴,顶层设计的一个指导手册。

有这样恢宏的,浩瀚庞大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找中介,把人和自然联系起来的东西是中草药。人没办法抗拒中草药,包括我们今天吃的粮食,也是从草的层面上来培养,慢慢发展到今天,它能够结成果实,结成粮食让人食用。

自然界如果没有草的保障,动物都没办法存活。所以在多元的生态链中,草其实是一个根本,如果没有草,整个生态链中间就缺了很关键的一环,所以草是自然界当中的根本。所以才有一本书叫做《本草纲目》,还有最重要的一本书叫做《本草经》,相传是神农氏所写,简称《本经》。就是天地之间最本来,最本源,最根本的东西是附着在地面上的,长在山川,丘壑里面那些草。

健康产业之中医篇,过去,现在,未来展望,非常全面

有相当一部分草具有属性,比如它是性凉的还是性温的?走哪条经络?有哪些功效?对哪些症状能够缓解?所以你如果能够知道自己和自然的差异所在,那最好能用一些《神农本草经》里面推荐的草药和方子。

当然,讲到方子,就不能不讲到《伤寒论》。《伤寒论》讲的就是身体里有六个层面的,有十二个方向的,有大概100种左右的组合,每一种中草药的组合都对应身体里面的一组证,指的是有一群症状组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改变我们的遗传,我们的环境让它改变也不容易,包括我们自己有些习惯都改变不过来,就是因为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身体体内发生异常。你不可能逆转,你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个已经此情难再,时间已经过去了,我们没有办法模拟回归到那个环境让身体好起来。

张仲景老先生就用身体体内当下的这种证,用这种证去对应自然界中的本草,然后组合成方子,用这种方子,把它用在身上以后,当下身体体内的证就会发生变化,朝着好的方面逆转。所以这本书是继《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对生命有帮助的重要的一本书。

当然这个没那么容易,还比较难,比如号脉比较难,辨症比较难,做方案也比较难,所以就有一本书叫做《难经》,就很难的意思,里面讲了很多脉理。

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难经》,它是围绕生命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身体层面上,它有和自然的沟通连接的理论体系,它也有让身体体内能量发生变化,与自然完全能够形成共鸣的操作层面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然后还讲出来其中八十一个难点。

只要是学中医的人,透过对四本书的入门,训练,就会变成一个对生命从理解上上一个台阶,它绝对不是现代医学和局限的科学所认识的生命那么狭隘。

所以没有一门学问能够像中医一样,从人的本能,到人的自然属性,到和整个宇宙空间能量的关系上说得很到位。而且里面比如“阴阳大论”,“异法方宜论”,“四气调神大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的典籍和文献,它已经超越了医学,它是站在生命和自然的很浩瀚恢宏的角度来做一个人生的指导。

这些有文化层面的,有哲学层面的,有生命在发展过程当中更高需求的那些东西在里面,所以我常常讲一个话,叫做现代医学服务业实际上应该回归到中医智慧指导下的养生的、文化的产业世界。就是我们能不能营造一个氛围,在社区当中,让人们也能够近距离的触碰、感知、体验。

健康产业之中医篇,过去,现在,未来展望,非常全面

所以社区健康复合机构里,除了能够看病以外,还要能够养生保健。当然养生保健除了有设施跟上以外,还要有文化表达,类似于小教室一样,类似国外村庄里的小教堂一样。在这里,我们要去诵读《黄帝内经》,听听那些专家怎么讲《神农本草经》,听他给大家讲一讲人许多疾病都是被寒所伤,伤之于寒;身体体内因为寒气太重所以才导致消化病,关节病,免疫功能低下,以及赘生和肿瘤等疾病。

你只要把寒的问题找着,再找《神农本草经》中,或者是《伤寒论》当中的那些草药,那些方子,针对它,把它解决掉就可以了。而按照《黄帝内经》里边对人的情绪,对人的饮食,对人的劳逸程度,对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内心之间这种架构有一种指导。

在社区的健康复合机构里边,能够透过这样一种感知,学习和了解提升自己的境界,那该多好。不仅这样,从村落的角度来讲,也有这样一种元素所在。有几个人没有这种村落情怀?有几个人没有淡淡的乡愁?没有几个人不怀念自己的故乡?

那你去了以后,扑面而来的那种浓浓的乡村情怀就能拨动你的心弦,撞击你的心扉,形成共鸣。所以获得健康不仅仅是吃点保健品,喝点什么汤,或者运动运动。我们在这个环境当中,在这个氛围当中,我们被激活,被孵化,被培育,被影响,这个场就变成一个养生的过程,一个因素。

我在想如果城镇化的战略是定位于濒临消失的村落,村庄,然后请一些有大情怀的设计师对村庄进行二次提升。它可能还保留村落的外貌,但是用一些先进的规划,设计,以及施工方式,让里边的采暖、通风、上下水,包括信息通道变得跟大城市没有多大区别,但小山村的大环境依然是小山村。

人们在这个地方住上十天半个月时间,我们吃着养生的餐,住着养生的屋,然后呼吸着养生的空气,当地留守的人们就变给大家提供基本服务的人。

健康产业之中医篇,过去,现在,未来展望,非常全面

这样做,第一是把村落留住了;第二是把当地人们就业的问题解决了;第三是给久居城市的人们提供一个消费的方向。所以,如果能够在社区层面上和村落层面上,做深入的、细致的、有战略意义的研究,最基层的社区和村落这两个在治理过程中,把这个问题能够打通的话,那人们的健康问题就能够往前推进一步。

我们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看,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对我们触动比较大的是,他们在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做得很到位,在整个村落中人们也能够享受到。当然他们是有宗教信仰,每个社区,每个村庄都有教堂,教堂负责让人们的心理,情绪层面上能够得到保养和提升。

但咱们国家没有,所以我有时候就在想,比如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谁家什么情况大家很熟悉,所以无形当中这个村落里就形成一种叫做舆论的氛围,如果那家人做得不周到,全村人就用舆论去监督他,让他得到回归。如果谁家做的好,做的突出,特别的优秀,那全村人都像他学习。

能不能把我们中国传统村落当中,这种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的文化习俗,这种乡村的精神,把它抽炼出来,变成一个现代人去回归自然,找到自我的一个通道呢?

借着刚刚这个伙伴所问的问题,我就想说,实际上每个人从内心深处都深深的渴望,有一个基地,有一个处所,有一个氛围,能够提供他生理层面的,心理层面的,灵魂层面上一个回归的地方。假设我们怀有对中医智慧的敬仰,怀有对养生文化传播的情怀,我们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那健康的产业就会非常非常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