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中医,令人欢喜令人忧

文 / 肿瘤专家何大夫
2017-10-12 22:00

小学生学中医,令人欢喜令人忧

小学中医体验

近日有媒体爆出,浙江省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在加急刊印《中医药与健康》,不久的将来,这批教材将会出现在浙江省五年级小学生的课堂上。把中医药知识教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程,对中小学生开展中医药知识教育,浙江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此消息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家长们对此也褒贬不一。

小学生学中医,令人欢喜令人忧

浙江小学中医教材内容之一

赞成者认为,中医是传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中医知识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中医里面有很多的养生观念:天人相应、起居有常、顺应自然、不妄作劳等等,这些古老的中医观点在当代仍有着重要意义;让孩子多了解一下健康知识,注意一些生活上的调护,少生病,不管怎么说,总是有帮助的。

小学生学中医,令人欢喜令人忧

浙江小学中医教材

也有人指出,目前中小学课程作业已经十分繁重,再给孩子开设新课,无异于增加孩子的负担;况且中医理论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大人们都摸不着头绪,小孩子学起来更是一头雾水;现代自然科学启蒙性教育、急救常识、社交人际关系等这些知识也十分匮乏,这些知识要不要都纳入课本学习,孩子能否承受过重的课程负担?

小学生学中医,令人欢喜令人忧

中医体验

作为中医人,我为浙江省的中医教育工作感到高兴,同时又感到一丝隐忧。高兴的是中医被国人高度重视,先被纳入法律,后被写入小学教材,对中医事业绝对是一件好事。隐忧忧什么呢?浙江这样做目的是保护中医?还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中医知识教育、热爱中医(以免长大了成为“中医黑”)?如果是前者,我觉得大可不必,中医学历经数次改朝换代绵延几千年从来没写在小学课本里,依然能够活下来,大可不必去刻意保护;如果是后者,更无必要,就拿我自己来说,那时候小学教材上没有写中医,父母也不懂中医,考大学为什么会选择中医的呢?小时候生活在西北小乡镇,老百姓包括我自己有个病都会去找中医看,中医戴一顶白帽子,从搭脉到看舌苔,再到开方子,再到亲自抓药,回家父母煎药,我在旁边看,喝两三天黑乎乎苦极了的中药药汤,病就好了,仿佛没有清楚的中医、西医概念,似乎对中医知道的更多,于是就选择了考中医药大学。中医作为一门治病救人的学科,应该是活灵活现体现在生活中,而不是从书本上强迫孩子去学习。与其让孩子们在课堂里死板地背诵养生法则,不如多建一些中医药博物馆,多开辟一些中医药实践基地,与其天天让孩子背诵“起居有常”养生法则,不如带领孩子一起早睡早起,与其在课本上给孩子讲扁鹊神话故事,不如去带着孩子参观一下扁鹊神庙,来一次中医文化旅游。开展中医药知识教育是好事,宣传中医药文化,不能只盯书本,我们可以多层面、多手段地去开展。

小学生学中医,令人欢喜令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