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治百病:痛风

文 / 健康小喵尼
2021-01-14 18:16

痛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由嘌呤代谢障碍所致。中医学则认为,多因风、寒、湿、热之邪(且以风热邪为主)杂至,合而为痹所致。

[症状]:

突然某关节发生剧烈疼痛,尤以第1跖趾关节显著,疼痛常发生在夜间,特别是黎明前。常伴有寒战、发热、局部关节肿胀、发红,触之剧烈疼痛。

[疗法]

配穴方一

足三里、曲泽、腰阳关、肾俞阿是穴(痛风结石)。

方法:

用刺血加拔罐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上述穴位处,依次点刺出血,刺血后拔火罐,出血少时可多扎几下,出血量可稍多一些,以中等和大量出血疗效较好。每7~10日1次。已控制病情后,应间隔1~2个月再刺,治疗2次以巩固疗效。

可同时口服别嘌醇片,急性期每次1片,每日2次。缓解期可每日1片,或隔日1片。对于慢性关节损害者可服用小活络丸(浓缩),每次4~8粒,每日2次。

主治:

痛风。

附记:

治疗22例,临床治愈18例(有4例因饮酒和进食海鲜后复发,再经刺血治疗能控制发作),4例形成慢性关节炎,经2~4次刺血获显效。

配穴方二

曲池(双)、阳池(单)、阳溪(双)、太冲(双)、丘墟(双)、商丘(双)、太溪(单)、阳陵泉(双)、血海(单)。

方法:

用刺血加拔罐法。每次选用2~3穴交替使用。先拍打穴位使局部充血,消毒后左手拇、示指按压穴位两旁,使皮肤绷紧,用右手拇、示、中指握高压消毒的小号三棱针,呈持笔状,露出针尖,用腕力迅速、平稳、准确地点刺穴位,深度视穴部深浅而定,随即退出,左手指同时放松。然后拔火罐,出血量以3~10毫升为度。每周放血1次,急性发作期每周2次,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

主治:

痛风性关节炎。

附记:

治疗23例,痊愈10例,显效8例,好转5例。

配穴方二

选用病变同侧井穴。下肢取大敦、足窍阴、至阴、隐白、厉兑穴。上肢取少商、商阳、少冲、少泽、中冲穴。风

方法:

用刺血加拔罐法。每次选用2穴,交替使用。穴位常规消毒后,在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瘀血积聚,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迅速刺人0.1~0.2厘米。出针后挤出3~5滴血,或刺血后拔火罐。出血量一般为2~10 毫升,留罐10分钟。急性期每周3次,缓解期每周2次,2周为1个疗程。

主治:

痛风性关节炎。

附记:

治疗30例,痊愈16例,好转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