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自然疗法课程六:什么是刮痧,为什么要刮痧?

文 / 健康和科技
2020-12-23 00:15

本文为贞元自然疗法课程,第006课。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苦于现代医学之后遗症,寻找出路的人们!

作 者:不争师弟 吕行知 蔺志华 璞玉 陈明明 张竞雄 李光益 王瑶瑶 靳梓露 曦若明兰 素手拈花 煦曦 大自在 听见了不孤独 一颗栗中藏世界 栀子花开 傅瑛 沐 姝娴 田晓燕 姚芝兰 大伟

授权鹤翾公开发布

九阳神功第二式刮痧(上)

一、什么是刮痧?

刮痧是根据中医经络原理,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刮动摩擦患者皮肤,使局部皮肤皮下出血的治疗方法。

二、痧是什么?为什么要刮痧?

中医讲“久病入络”和“久病必瘀”,意思是说这人病久了,不仅经脉出现瘀堵,而且在络脉上也会出现瘀堵。

这里要普及一下中医经络学说。中医讲的经络是两部分,经是指经脉,络是指络脉。它们各自的特点如下:

经脉是主干道,相当于大江大河,络脉是支流,相当于小溪流。

经脉大部分是竖行的,而络脉有竖行的,也有横行的。

经脉在身体内部,络脉内部也有,体表也有。体表的络脉叫浮络。

我们要明白,刮痧和拔罐的操作都是在浮络上操作的。刮痧和拔罐都可以把浮络里的血瘀排出来,它们都是很有效的排瘀疗法。

我们皮肤下有很多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里面的血液如果很稠,甚至还有固体类的物质,这种状况就是中医所说的血瘀。

那么在刮痧时,通过刮板的用力挤压就可以把毛细血管里面流动性很差的物质刮到血管外面,这些流动性很差的东西就是“痧”。

如果血液的流动性很好,那么刮的时候,虽然有压力,但是不会出痧,血液会沿着血管流走。

痧,顾名思义,就是类似沙子一样的固体类的东西。在实际操作时也是可以感觉到痧就是一些疙疙瘩瘩的固体。

图3-1

人体血液的末梢循环就是指我们体表的毛细血管循环,西医称之为微循环。微循环不顺畅会造成很多疾病,也叫微循环障碍。这些堵塞在体表毛细血管的黏稠的淤堵的东西,如果不是用刮痧和拔罐的办法是很难化解掉的。

刮痧一方面可以通过把痧刮出血管外,而迅速改善很多毛细血管的微循环,另一方面在退痧的过程中,人体把痧吸收的过程也是一个治疗的过程。血管外面的痧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好像注射了疫苗人体会产生抗体一样,人体会把气血集中在这里来治疗疾病。

注意中医讲“久病必虚”。人病久了就会血气不足,刮痧和拔罐都是以泻法为主的操作,刮痧和拔罐完了还要补一下气血,比如可以艾灸一下出痧点和喝一些五谷杂粮粥。

三、怎样无痛刮痧

1、先麻痹对方,慢慢患者适应了再用力刮。具体操作就是刚开始刮的时候刮痧板于身体的角度小一点、平一点,力度小一点、轻柔一点,这样刮大概30下左右,这叫预热。经过预热过程,患者的紧张感消失了,肌肉也放松了,然后再加大刮痧板角度和力度,起到出痧的效果。

2、先艾灸再刮痧。具体操作是在刮痧前对刮痧部位进行艾灸,经过艾灸烤热后,痛阈就提高,就不怕痛了。老师讲艾灸就是“麻醉剂”

四、刮痧注意事项

1、均匀出痧。在刮痧操作过程中,要求把整个操作部位全部刮到,一般一个地方刮30下左右,有痧的地方会出痧,没有痧的地方,也会变成浅红色,这就是均匀出痧。

2、刮痧板和刮痧油的选择。刮痧板我们常用木质的,也可以用牛角的、砭石的、金属的等等,包括我们平时用的勺子,铜钱等等都是可以用来刮痧的。刮痧油可以用食用油,可以用酒,可以用水。刮颈椎时我们推荐用风油精。刮痧油的作用是为了不刮破皮肤。

图3-2

3、刮痧的时间间隔。

刮痧操作完成以后,一般要求痧完全吸收后再刮。为了加快痧的吸收,先可以涂抹一些活血化瘀的外敷药,如云南白药喷雾剂、活络油甚至高度酒,然后再在出痧处艾灸。

五、善治者治皮毛

分享《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一段话:“邪风之至,疾风如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这段话讲出治病的一个原则问题,就是先要用最小的代价来治病,如果效果不行再加大力度。“善治者”是对医术高明者的称呼,也就是说高明的医者刮刮痧灸一灸就可以把病人的病治好,因为刮痧和艾灸都是在皮毛上的操作。

稍微差一点的医者拔拔罐就可以治好病,拔罐是在肌肤上的操作。再差一点的医者通过针刺就可以治好病,针刺是在筋脉上的操作。再差一点的医者通过喝汤药就可以治好病,喝汤药是在六腑和五脏上的操作,喝药治病会有很大的风险,即“半死半生”。

对照现代人有点小病,上来就要做手术,好像那才是“科学”,那才是“先进”,古人的治病观念和治证原则让很多人汗颜。

本文为贞元自然疗法课程,连载第006篇。

本号:鹤翾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