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治壮汉,艾灸补虚人!

文 / GT脊椎矫正
2020-02-29 00:09

中医的针灸、按摩、拔罐、放血、刮痧、贴敷、艾灸,适宜治疗的疾病性质迥异:针对虚弱之人的是艾灸和贴敷;而那些能“见血”的刮痧、拔罐,则适合体质壮实人使用。

总的来说,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调理方法。

看点

01

刮痧治壮汉

现在很多人自己会刮痧,但有的人一刮就出痧,有的人皮肤都刮破了也没有痧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不出痧的这种不是因为刮的力量不够,而是体质偏虚,气血不够充盛,顶不出痧来。这种人如果采取能去邪的“拔罐”疗法,很可能也吸不住那个火罐。此时如果遇到一个正规的中医,他肯定要让你回去吃药或者通过艾灸先把气血补足了再来刮痧或者拔罐。

其实,刮痧和放血都比较适于治疗实性体质的人或者实性的疾病,比如嗓子疼、扁桃体发炎、化脓了,在后背的“大椎”穴刮刮痧,或者在手指的“少商”,“商阳”穴放放血,之后多喝点水,睡上一觉就轻松很多。

刮痧

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

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

拔罐

拔罐可补可泄。补,就是用罐数量要少,引气集中一处。如想补肾,就在肾俞穴拔罐;补胃,就在中脘足三里拔罐。

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这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

拔罐最棒的功能就是它的引血功能。

按摩

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穴位找不准慢慢来,离穴不离经就行。如果肚子上压着痛,你要看痛点压在什么经上,然后就按摩腿上相应经络的穴位就行了。胃经上压痛的就按腿上的足三里,脾经痛就按阴陵泉……

敲打和按摩的作用是相似的,可以替代使用(例如敲胆经和胃经)。

拿颈椎病这个极普遍但是很难治愈的疾病来说,用刮痧法真是手到病除。当然还有很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如果能巧用刮痧法,将会有多少人躲过心脏搭桥的煎熬呀!

至于什么时候刮痧,什么时候拔罐,从哪里刮起,拔多长时间等等许多问题,常常会困扰着大家。在这里就较为详细地讲解一下。

刮痧最好使的工具是刮痧板,再配上一瓶刮痧油,就全了。有人觉得刮痧只适合热症、实症,这真是“千古奇冤”。其实,刮痧补虚去寒的效果更妙。某人感冒发高烧,这时有人说,刮刮痧,去去火,于是就在后背膀胱经刮痧,痧一出,火就散了,大家认为是泻火了;其实是用体内的积热把后背的风寒赶走了,所以应该说是祛寒了。说祛火也对,但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光热无寒的火。

刮痧最善补虚,但补的不是气血两虚的虚,而是因瘀而虚的虚。

如果你身体太弱,还是要先培补一下气血再刮,否则是不爱出痧的。一定要清楚,痧不是你用刮板刮出来的,而是体内的气血顶出来的。所以当我们用力刮也不出痧的时候,那就是体内的气血没顶到那里,就别再白费劲了。

有人说,出痧就是人为地造成了血管的损伤,是毛细血管的破裂。其实,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

仍然会有些人心存顾虑:刮痧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呀?

这顾虑是对的,有些人是不适合刮痧的:

  • 心脏功能弱的人,很容易晕倒,尤其是坐着刮时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一般会有心慌、头晕、恶心的症状。
  • 气血很虚弱的重病人,不要刮会白白耗费他的气血,这样的人刮出的瘀血不会被带走,出来的痧很久都下不去。
  • 有皮肤病的人也先别刮,因为不知皮肤病的来龙去脉,有时会把内毒引出来却排泄不掉。
  • 孕妇不要刮,安全第一!
  • 癌症病人也不建议刮,会出现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人来说,刮痧是双刃剑,特效和危险并存,没搞清病因情况下也别刮。
  • 6岁以下的小孩先别刮,可用捏脊替代。
  • 血压很高的人也先别刮。尽管刮痧对于高血压有特效,但特效的东西都不是平安药,如果不能确保安全,还是先回避风险吧!

总之,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

刮出的痧、放出的血,其实是你自己的气血宣透了出来,随着宣透把病邪带了出来,这种治疗办法特别适合身体壮实的年轻人,他们的痧一碰就出来,特别有因势利导的效果,痧出得多,先说明你邪气重,同时也说明你的正气尚不虚,正邪正在相争。

刮痧是给邪以出路,相反的,换了年纪大的身体不好的人,正气不足,仅仅凭借刮的力量是无法把邪推出去的,所以先要补。

如果拔罐和刮痧后,随着刮的路径或者在出痧的地方做做艾灸最好!因为刮痧、拔罐是泄,艾灸是补;把邪气排出来后,再顺着路径补回阳气,那就完美了!

看点

02

艾灸补虚人

中医讲“久病无实”,“久病必虚”,慢性病一般会导致气血不足,需要用补的办法;艾灸或者贴敷使用的药物都是温热的,再选择有补益作用的穴位,效果和吃补药类似。而急性病属于气血瘀滞不通,非常常见,可以通过放血、刮痧等办法,通过激化矛盾驱邪,使问题解决。

孙思邈有言:要想人常安,三里长不干!

古语有言: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

古语又言:家有三年灸,郎中不用来!

艾灸6大功效

1、通经活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

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2、行气活血

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3、去湿散寒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

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

4、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5、回阳救逆

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6、防病保健

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