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技巧 | 暗火施灸,感受艾灸真正渗透力

文 / 微来可医
2021-04-11 10:53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江国庆。

艾灸,看似简单,能把效果快速做出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简单的背后,隐藏着诸多少有人知的技巧,缺少了这些技巧,效果可能天差地别。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提升艾灸效果,增加艾热渗透力的技巧:用暗火施灸。

艾灸的明火和暗火

大部分灸友并没有听过艾灸明火和暗火的概念,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明火

施灸时,刚刮完灰,能看到红彤彤的火头的,我们称为“明火”。

暗火

第一种,刚点着艾条,不要吹旺,自然燃烧时是“暗火”;

第二种,明火燃烧几分钟后,火头上积有一层艾灰,不能明显看到红色火头的是“暗火”。

明火和暗火的特点

知道了明火和暗火,大家可以仔细回想一下,自己在施灸过程中,是不是能感受到明火和暗火施灸的不同。

明火

施灸时,艾火温度高,火力燥猛,皮肤能感受到烫甚至刺痛,甚至会烫出红晕,我们会不自觉的将艾条高度提高,除此之外,我们很少能感受到艾热透达体内深层的感觉,只是能感受到皮肤表面的热甚至烫。

总结一下就是:火力燥猛,渗透力差,不易产生灸感。

暗火

施灸时,活力柔和,不急不躁,皮肤有柔和的温热感,并且能感受到这种热感会慢慢透达体内,在体内逐渐扩散,皮肤表面大多不会出现红晕,施灸一段时间容易出现艾热的循经传导,甚至酸麻胀痛,肌肉跳动等各种灸感。

总结一下就是:火力柔和,渗透力强,易产生灸感。

明火是泄,暗火是补

艾灸分补泄,除了手法之外,与艾灸的明火和暗火也有很大关系。

对于艾灸补泄,古书也有记载:

《灵枢·背俞》中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以火补者, 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黄帝内经 · 太素》 杨上善注解版中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 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不散也。”

朱震亨的《丹溪心法· 拾遗杂论》说:“灸法有补泻火,若补火,艾炳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

简单的说,如果用艾条施灸时,把火吹旺,是一种泄法;点着后,用那种星星点点的火施灸,让其自然烧旺的是一种补法。

施灸刮灰,切莫刮尽

我们明白了明火和暗火,如果施灸我们做补法,就要用暗火施灸。

但是,施灸过程中肯定要刮灰,但在刮灰时也要讲究技巧。

第一:刮灰不要太频繁。

有些人为了追求热度,频繁的去刮艾灰,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首先这种做法因为要不断打断施灸的过程,所以灸感不易产生。其次,频繁刮灰,用明火施灸的时间就会长,艾灸补益效果和渗透力都会比较差。

第二,刮灰时,不要刮的太干净,一定要保留一些艾灰。

第三,暗火施灸渗透力更好,但并不是说不刮灰。

当艾灰比较厚的时候,也会影响艾热的强度,艾热的透达能力也会下降,所以我们提倡暗火施灸,但并非不让刮灰。

以上,就是分享给大家施灸的一个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