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艾灸可以助孕 —— 不孕与五脏、经络、气血的关系

文 / 崆峒养生汇集
2021-01-28 18:15

近年来不孕人群日益增多,不孕问题日益剧增,很多父母因为不能拥有自己的孩子而倍感遗憾。中西医对不孕症的看法不一,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中医对不孕的认识、以及中医可有效助孕的根本。

不孕与五脏、经络、气血的联系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五脏、经络、气血相互关联。而不孕也与这三者功能异常有关。

不孕原因 1 —— 脏腑功能失调

肝、脾、肾三脏对于女性的生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脏的生理功能出现问题时,会大大增加不孕的几率。

"肝主疏泄",当它的功能失调时,就会发生气机不畅,气滞日久不仅会产生郁热,还会导致淤血。妇科疾病首要调气,正是因为由于女性的心思细腻,压抑焦躁,多造成肝气郁结,所以行气才显得尤为重要。

“肾主生殖”,是女子孕育能力的根本,具有调节对月经周期起决定性作用的肾气-天癸-冲任生殖轴的平衡;“肾藏精”,肾中的元阴、元阳孕育着生殖之精,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谓的卵泡和卵子。若冬天不注意防寒保暖,夏季不了解规避空调,饮食不注意回避生冷,久而久之肾阳亏损,脾阳亏虚,寒从中生凝滞血液,引起淤血内生。

现代女性想太多+熬夜+饮食的不节制是耗伤脾气的三大原因。

“脾主运化”,不仅运化食物来补充气血,同时运化水液促进人体水液代谢。当脾脏不能及时的运化体内的水湿,就会导致痰湿内生,也会引起不孕。

不孕原因 2 —— 冲任二脉的损伤

五脏六腑各有所属经脉,任何脏腑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本经脉的功能。除了上述的肝、脾、肾三经以外,冲任二脉的阻滞或损伤也易导致不孕的发生。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两条经脉都起始于女子胞中,冲脉的循行并于肾经,任脉的走行则沿着腹部的前正中线上行。“经络所致,主治所及”。可见,两条经脉不论是对经络运行部位的影响,还是各自的所属功能都与生殖息息相关。

不孕原因 3 —— 气、血、痰湿阻滞胞宫

当胞宫被病理产物堆积,影响了气血运行,就会引发各类妇科疾病。

中医常说“不通则痛”,当气血郁堵经络某处时,影响气机运行时,多会发生疼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女性会有痛经、内异症等以“痛”为主的病症。

有些不孕的女性常常伴随着肥胖的体征,这是因为痰湿,当痰湿堆积在人体,代谢不出去的时候,就会造成肥胖,当痰湿或淤血停留在输卵管或卵巢,就形成了输卵管堵塞或者多囊。

另外,由于阳气的郁滞或不足,胞宫不能得到足够的温养,也会引发卵巢功能低下、不排卵等反应。

中医:可用艾灸的温热之性达到助孕之效

自古以来,艾叶就是治疗虚寒性女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古籍中有很多关于艾草的记载:《本草从新》中“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景岳全书》“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

艾叶性辛、苦而温,具有温通经脉的作用,又因为它的药性归为肝、脾、肾三条经脉,所以可以疏肝郁,祛脾湿、扶肾阳,最终起到温经散寒,温阳化湿,活血化瘀,去除体内阴邪的功效。

艾灸是通过药物、温度、光的三重作用,改善了局部的血印循环,促进了药物的吸收。现代研究发现它独特香气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力、抑菌、消炎、抗氧化、镇静等作用。

如何选择艾灸助孕穴?

经络和穴位在艾灸的治疗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搭配全身的穴位,只是对单一部位的劲灸的话,可能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对于以“痛为主的病症”像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症,除了腹部的关元、子宫、归来等穴位以外,要配以肝、脾两经具有活血行气功效的穴位,如太冲、血海、三阴交、期门等。

由于“痰湿”所造成的盆腔炎症,重点灸局部穴位的同时,配以温阳健脾利水的穴位,如肾俞、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等穴位。

因淤血,或阳气不足所导致的胞宫失养引起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低,卵子质量不高等问题,除了以腹部的穴位外,配以肾俞,命门,八髎、三阴交等穴位,起到温肾助阳,活血化瘀的作用。

综上来看,“虚则补之”,“寒者热之”。艾灸非常适合于平时以怕冷、腰酸腹凉、小便频多、月经少而色暗淡等为主要症状的虚寒性妇科疾病及不孕症的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