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增确诊25例 | 疫情反扑,中医教你4招预防!

文 / 甘草医生
2021-01-04 18:13

从一个冬天到另一个冬天,

我们迎来了2021

但疫情仍未终止......

近日,英国又传来发现另一种变异病毒。

这一回,它更易传播,突变程度更大。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已超8303万

累计死亡人数已超180万人

最新新冠疫情通报:12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6例(上海6例,内蒙古3例,广东3例,四川2例,福建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9例(辽宁5例,北京2例,黑龙江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秋冬季原本就是呼吸道传染病常发、多发季节。此前,钟南山、张伯礼、张文宏等专家都曾给出判断,秋冬疫情发生反弹是大概率事件,并且很可能是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叠加。

目前全球多地疫情反扑,国内则呈现“多点散发” 态势,防疫形势依然严峻,除了带口罩、勤消毒,尽量避免外出,减少接触传染源的几率。中医更强调:提高自身正气,防患于未然。

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与否,取决于正气的盛衰,因此,扶助正气,固本培元,提高人体免疫力,方乃治本之举。

《素问·刺法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灵枢·百病始生》:“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一、提升“正气”,增强免疫力

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并不会马上表现为疾病,它是一个逐渐严重的过程,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 正气不足初期表现为:食欲不佳、失眠多梦、容易疲劳、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
  • 长期正气不足表现为:易感冒、易低烧,易得流行病;疾病多且易反复,患病后恢复慢;病程长、伤口愈合缓慢等等。

要调理正气不足的健康问题,我们要先从自身调理开始,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

01 | 营养均衡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补益类的食物,如小米、山药、红枣、猴头菇、香菇、莲子等;多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尽量少吃寒凉或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苦瓜、槟榔、空心菜等。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02 | 情志舒畅

不良的情志是引起气血运行紊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形成内伤病变的重要因素。应对情志进行调节与疏导,保持心情愉悦、心理健康,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重要法则。

03 | 劳逸适度

劳力过度易伤气,劳神过度会耗血、房劳过度会损精;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卧伤肉、久视伤血。过度安逸则阳气不振,易感外邪,气滞失运,痰瘀内生。

04 | 坚持运动

我们提倡的运动是健身、养生的运动,其目的是通过运动使得身体流通气血、长养精神、强筋壮骨、滑利关节、聪耳明目、充脏畅腑,从而达到精力旺盛,气血充足,思维敏捷,反应快速,耐力持久,老而不衰的目的。

除了养成以上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合理使用一些中草药,比如用灵芝、黄芪、人参、党参、陈皮、大枣等煲汤或泡水喝,也可以起到扶助正气的作用。

推荐药膳:补虚正气汤

材料(2-3人份):黄芪30克,党参15克,枸杞5克,瘦肉250克。

做法:将黄芪、党参用冷水浸泡半小时;瘦肉洗净切成大块,一并入砂锅加适量水,先大火煎沸,改为小火,煲1小时左右;加入枸杞再煲10分钟,调入适量盐即可。

功效: 合之为膳,具有补正气,疗虚损,健脾胃,抗衰老功效。适用于脾气虚弱、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自汗气短、常易感冒者。但热症者少食。

推荐食疗方:菌菇豆腐淮山汤

材料(3-4人量):豆腐 250克;海鲜菇 100克;鲜淮山 200克;葱花 5克;姜丝适量。

做法:豆腐切成小块,海鲜菇去根洗净,鲜淮山去皮切段,葱姜切好备用;将海鲜菇和鲜淮山、姜丝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2000ml,盖好锅盖煮;待水煮沸后,改用中小火再煮20分钟,后将豆腐块放入继续煮1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盛出,再撒上葱花即可。

功效:豆腐、海鲜菇两者再配合健脾益气的淮山,不仅营养丰富、味纯鲜美,还有不错的滋阴润燥、健脾益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适用于免疫力低或脾胃较弱的人群,普通人群也可以作为保健汤水饮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曾介绍一线抗疫中疗效很好的非药物疗法,包括像针刺、艾灸、八段锦、穴位贴敷、隔物灸、热敏灸、拔罐等等。

这些非药物疗法,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起来的方法。

二、八段锦功法:养气血、通经络

元旦假期,如果没有出行计划,甘草医生推荐大家每日学做一套八段锦,强身健体的同时更能不断增强我们自身的抵抗力。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800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如锦缎般优美舒展,又因为功法共有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八段锦,通过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疏通人体经络,调节脏腑机能,改善人们的不良心理状态,保证人体气血畅通,达到养气血、通经络、安神定志的效果,从而提升人体阳气以及代谢功能,增强自身对抗病毒的能力。

同时,八段锦对于改善亚健康状况的效果也非常理想,尤其对于改善颈椎病、腰腿痛、肠胃病、失眠等有着明显效果,而且也是一种不错的减肥运动。

与太极拳相比,八段锦更加简单易学,套路较少,动作也不复杂,一般人只需10来分钟就能学会。

八段锦对应的疗效:

  •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把上中下三焦都拔伸开,祛除湿热浊气,缓解耳聋耳鸣、头痛咽痛;改善上热下寒手脚冰冷,改善颈椎腰椎脊柱侧弯。
  •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疏通肺经,疏理肝气;改善肩颈酸痛、富贵包,改善乳腺增生。不仅宣开整个僵硬的肩背,还抻拉了循行于肩颈手臂的大肠经,对于便秘腹胀的人很有用。
  •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调和脾胃,增强正气;改善嘴角长痘、大便不畅、胀气反酸。对消化吸收好,同时也抻拉了两胁肝胆,常郁闷生气的人可以常做。
  •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要是总觉得身体哪儿哪儿不舒服,这个动作可以帮你疏通带脉冲脉及胆经,调整颈椎腰椎,增强免疫力,改善亚健康。
  •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去心火,改善失眠多梦、口疮口臭。使心火降下来,肾水上升,背部整个发热。
  •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唤醒全身深层肌肉群,避免和改善腰椎受伤,瘦腰腹赘肉和大腿赘肉
  •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疏肝利胆,强筋健骨;改善气血两虚、头晕目眩、气短乏力。全身上下都有劲儿。
  • 第一式--八背后七颠百病消:祛邪扶正,推荡气血,按摩脏腑;改善腰酸背痛、身体浮肿、脸色暗黄,梳理身体的气机。

    三、防护香囊:芳香化浊、扶正避疫

    中药香囊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古人都喜随身佩戴香囊,起到治病防病、益寿延年的作用。

    《山海经》:“佩之可以已疠。”

    《本草经疏》:“芳香之气,能避一切恶邪。”

    中药香囊是利用药物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功效,通过人体的口鼻、皮肤毛孔及经络穴位的吸收发挥作用,是中医传统外治法的一种。

    中医认为:“肺朝百脉,司呼吸”,“肺开窍于鼻”,鼻是人体重要门户。“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传染病最先侵犯呼吸系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呼吸病、热病、疑难病专家——周平安教授说,佩戴防疫香囊防流感,主要原理就是:流感是呼吸道疾病,而香囊中的中药散发出的药气会直接在口鼻周围形成立体的气体空间,芳香药气护住呼吸道粘膜,保护呼吸道黏膜不受感梁。

    如果病毒尚未进入体内,香气会在口鼻周围直接对其产生抑制;如果病毒已进入呼吸道,还可直接与病毒对抗,起到杀灭作用。

    因此,防护香囊不仅有芳香化浊、扶正避疫的功效,还能健脾护肤,活血祛风。

    四、艾灸:激发自愈力,预防病毒感染

    另一个很方便的日常预防病毒法,便是艾灸。在古代,艾灸就被应用于预防霍乱。

    在没有特效药对付病毒的当下,自愈力就是最好的防疫武器而艾灸的本质就是激发人体自愈力。

    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时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气血痹阻不通的各种疾病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其本质在于艾灸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健肾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和防御的自愈力。

    艾灸提高自愈力的四大穴位:

    01 | 大椎穴

    大椎穴归属脉,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阳气升发的一个重要站点。

    艾灸(搓按)大椎穴,能激发阳气,通行全身。阳气激发,温煦身体,能克制体内的阴寒。治疗各种虚寒症,比如肩颈僵硬、风寒感冒、鼻炎、咳嗽等等。

    也可在淋浴时,用水柱冲击大椎处,水温需要高一些,以能忍受、不烫伤局部皮肤为度。

    02 | 肾俞穴

    肾俞穴是膀胱经上的主要穴位,位于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是肾之精气聚集之处。

    艾灸(按揉)肾俞穴亦可培补肾元、扶助正气,能够培补并激发肾气,以助肾脏气化,促进津液代谢,升清降浊。

    03 | 神阙穴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处于人身阴阳相交的地方,诸气会聚之处。

    经常艾灸(按揉)神阙穴是古今养生家的重要修炼方法,能够起到益气养血、调和脾胃、复苏固脱,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04 |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

    艾灸(按揉)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

    以上四个穴位,大家有时间可以每天灸一灸,在艾灸前,还可以滴些精油揉搓发热,温度与皮肤相近后,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加强疏通经络灸感和药物吸收,效果更好。

    12月30日,针对「“双节”还能出行吗?」这一问题,总台央视记者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钟南山院士表示:“双节”出行需求增加是必然的,而且在中国没必要禁止出行。但不鼓励去国外,也不要去国内已被列为中风险的地区。

    现阶段疫情不断反复,甘草医生建议大家元旦出行一定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不必要聚集性活动、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安全第一!

    最后,感谢大家在2020年对甘草医生的支持、肯定与陪伴,2021年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加专业、实用、贴心的中医养生知识,追求健康我们一路同行。

    祝大家元旦快乐,2021年喜乐平安~

    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