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总结:艾灸温效十大特点,很多人还不懂~

文 / 健康始于足下1
2020-10-23 12:34

《医学入门》曰:“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以其独特的功效,历来为医家所推崇,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与养生保健。千百年来,灸火得以传承,皆与其温效有关,艾灸的温效值得总结与发掘。

根据其功效的特点和主治疾病的不同,艾灸温效可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简述如下。

1、温通效应
通是通畅、通利、通达之意。灸火可活跃脏腑气机,行气活血。温热刺激作用于特定的穴位,可治疗各种气血壅滞,气血不畅之病症,由此形成的临床效应称为温通效应。《灵枢 ·刺节真邪》云:“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神灸经纶·说原》云:“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就是指艾灸的温通效应。现代研究表明,以艾灸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疼痛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艾灸的温通效应。主要用于各种痛症、以肿胀为特点的疾病(如腹胀)及各种气滞所导致的病症(如气滞所致的便秘)等。临床可局部灸、循经灸、对症灸。
2、温经效应
经指经脉,温经是针对四肢经脉寒凝而言。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寒主挛缩,寒主闭塞。经脉因寒而不畅的病证,多有寒凉、冷颤、疼痛、拘挛、收缩、苍白等症状。艾灸的温热之性,对于因寒邪外侵或阳虚不能温煦而致的寒滞经脉的种种表现,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称为艾灸的温经效应。朱丹溪曰:“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寒则气收。”《灵枢 ·刺节真邪》曰:“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此 “火调”主要是指艾灸的温经效应而言。

如运用灸腰阳关和犊鼻穴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出现明显的循经感传现象而产生较好的疗效,这种疗效产生的基础是艾灸的温经效应。温经效应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肢端寒凝证,手足冻疮,雷诺病,骨质疏松,四肢抽筋等。临床以四肢特定穴灸、局部灸、循经灸为主。病久或病及全身的,可配灸背俞穴、督脉、任脉经穴。

3、温润效应
润与干、燥、阴虚相对而言。阴虚则燥,津亏则干。虽然艾灸性质温热,但运用得当,亦可产生滋阴生津或促进津液布散等作用,这就是艾灸的温润效应。艾灸的温润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阴液不足。人体无阳则阴不生,无阴则阳不长。艾灸以温热而鼓舞阳气,以促阴生,以滋阴液。其二,人体津亏,或因于失液,或因于气虚,或因于气结,或因于阳碍,或因于湿阻。艾灸能益气阳,振奋气机,散湿滞,除阴霾,布津液,利津生。以上二者,皆足以润燥益阴。《针灸聚英》云:“骨蒸劳热,灸四花穴。古代“四花”穴用于肺痨,而肺痨多阴虚,其四花穴(双胆俞、双膈俞)就是艾灸温润效应具体应用的体现。《灵枢》云:“阴阳俱虚,火自当之。”对于阴阳俱虚的,自当更加适用于艾灸以温润之。温润效应主要用于多种阴虚而无严重内热者;津液亏虚者;湿邪内阻而津常者;以及干燥性病证,如干燥综合征等。临床以辨证施灸、背俞穴施灸为宜,结合对症与病部施灸(如干眼症亦可灸眼周等)。
4、温升效应
升是针对于陷下方面的病证。陷下病证包括三个方面:一为有形的解剖学意义上的内脏位置下陷之病证;二为功能学方面的清浊不分之病证;三为阳衰欲竭之危急重症等。《灵枢 ·禁服》云:“陷下者,……故宜灸之 ”;《灵枢 ·经脉》云:“陷下则灸之 ”;《灵枢·官能》云:“经陷下者,火则当之”;《伤寒论》云:“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艾灸的这种以升提举陷,升位固置,升清降浊为特点的临床作用,可以称为温升效应。温升效应主要用于中气不足,内脏下陷,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及脱肛;清阳不升,清浊相混的病证,如久泻、久痢、头晕昏蒙等,以及病延脉虚、经脉陷下等。临床主要是灸相应脏腑的背俞穴、募穴、特定穴,并辨证结合对症取穴施灸。

5、温降效应
降是针对临床病机该降不降的病症。五脏以守为要,以藏为本,六腑以降为和,以降为顺。气机当降不降,则病必由生,上逆为病。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上者下之”;《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此足以说明脏气上逆之害;《灵枢·脉度》曰:“六腑不合,则留为痈”;《素问·五脏别论》亦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生理上腑以通为用,功能上是以降为顺,以降为和,以降为常。艾灸的温降效应,可以使人降其浊气,顺其阴阳,和其脏腑,使腑脏功能正常。例如在用艾灸治疗饮食不节、肝气犯胃或胃寒等原因所致的呃逆时,用灸胃的募穴中脘的方法每获佳效,皆因艾灸温降效应作用于胃气上逆这一关键环节所致。温降效应主要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嗽、气喘、咯血、鼻衄;肝气上逆的胁胀、头晕、目眩;胃气上逆的呕吐、呃逆、嗳气、泛酸、呕血等。临床针对脏腑病机与症状之差别,以灸脏腑背俞穴、募穴及特定穴为主,并结合症状局部或对症施灸。
6温散效应
散主要是散风、散寒、散湿。用于六淫外邪入侵所出现的表证,如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痛,脉浮;或用于疹透不畅,或有表证者,艾灸温以发散,温以开泄,可促使病人汗出,而达到外邪从汗而外泄,表证得以解除。这种临床作用,可以称为艾灸温散效应。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温散效应主要用于普通感冒、外感风寒,肢体风湿疼痛,寒邪直中,部分传染病、急性病的早期,寒湿痢的逆流挽舟,皮肤病等。临床多灸肺、大肠经,膀胱经和督脉等经脉腧穴,以解除外感风寒等症状。

同时也适用于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和脏腑等其他病症,如有表证的皮肤疾病、部分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等。利用艾灸的温散效应治疗外感六淫之邪侵犯肌表时,施灸的过程中当以微微汗出为宜,以使表邪随汗而去。

7温化效应
化有散化、溶化、化开、化解之意。结聚之证应当消散,艾灸对于上述血、气、痰、浊郁结的病理产物或病症需借用艾灸的温化效应治疗。《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结者散之”。临床很多有“结聚”性质的疾病,如痰结、气结、瘀血、癥瘕、积聚等,发挥艾灸温化效应,应用其行气、化痰、通络、散结等机理,能取得非常好的疗效,甚至可收到奇效。现代研究表明,血瘀、痰结等状态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艾灸的温散效应有助于降低血脂,改善血瘀症状,从而对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温化效应主要适应于瘰疬、瘕聚、痰核、肿块、血肿、结节等病理产物及相关病症。临床多以局部施灸为主,并适当应用循经与辨证取穴施灸。
8温御效应
御指御防、御卫、御护等。对于肌腠空疏,卫表不固,外邪易袭等病症,艾灸温御效应明显。《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灵枢·口问》云:“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温热论》云:“肺主气属卫”,对于肺气不足,表卫空疏,营卫失调所致防外邪侵害,可通过艾灸的温御作用,使腠理致密,表卫紧固,抵御邪袭。温御效应主要用于体虚易于感冒;太阳中风证;过敏性鼻炎,皮肤因受风或感寒而瘙痒等。临床多艾灸脾经、肺经、膀胱经等经穴,或加督脉、手阳明经脉的穴位施灸。
9温固效应
固指固摄、固收、固涩等。对于津液外泄,肾不摄纳,脾不统血,心不敛汗等,艾灸温固效应明显。《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散者收之”。通过艾灸的温固作用,可摄纳肾气以止喘;固摄肾精以防泄,统摄脾气以止血;固护心气以敛汗,固摄津液以防失,固摄胞宫以止脱,固摄冲任以止崩;固涩脾津以摄唾,固涩疮疡以生肌,固摄回阳以救逆等。如有人用灸神阙、涌泉的方法治疗小儿汗证,发挥了艾灸的温固效应的优势。温固效应主要用于老年喘息、皮肤及内脏出血如紫癜等;多汗;大量失液性休克;中风、弱智之涎液不收;疮疡溃烂久不收口;以及阳脱阴竭、生命垂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脱证等。临床一般病证宜常规用灸,辨证与对症取穴施灸,以缓图收功。危急重症急救,宜大艾炷隔盐重灸,冀以速效,回阳救逆。
10温补效应
补具有补助、补益、补充等含义,温补效应是艾灸最重要的效应之一。机体虚弱,气、血、阴、阳不足,可用艾灸温补效应,扶阳补气、滋阴生血。《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灵枢·官能》曰:“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灵枢·经脉》云:“虚则补之”。《扁鹊心书》曰:“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人于无病时,常灸 ……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医说》亦云:“若要安,三里不能干 ”。因此说,艾灸可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同时艾灸的温补效应,也是防病抗病的基础。如有人提出老年人衰老本质主要是以阳虚为本,尤以肾阳虚衰为主,瘀血内阻为标的观点。艾灸因其温补效应的存在,成为历代养生保健、抗老防衰的重要手段。艾灸温补的应用,可适合于各类人群,更可以用作治未病。临床选穴一般为足三里、气海、关元、命门、膏肓等穴,灸量宜小,灸程宜缓,优选灸材,择以灸时,因人而异,积累效应。
总之,温热刺激是灸法的本质特征,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临床作用可以称为艾灸温效,以上十大温效您都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