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教师节丨用艾灸,助老师远离各种职业病

文 / 崆峒养生汇集
2020-10-16 12:39

时间如白驹过隙,或许你已经毕业多年,学校也没再回去过几次,夏天教室的闷热和昏昏欲睡是难忘的记忆。老师的声音时刻在耳朵飘荡,那些被罚站,被老师约谈的记忆和顽劣的孩子气,在当时以为遥远的现在回忆起来,是最珍贵的记忆。

感谢在最好的年华,包容我们所有的叛逆,耐心教导我们的老师,你们辛苦了!感谢老师们为教育事业的献身,无论何时都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帮助我们健康成长,获取知识。

因老师长年累月伏案备课,久站、久讲、久坐、久看是工作特性,不知不觉咽喉炎、颈腰椎病、下肢静脉曲张等职业病随之而来......

《孟子》中记载:“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时下困扰老师的职业病有非常好的调理效果,可以明显改善人体亚健康,老师们在下课的时间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艾灸。

那么,老师们面对职业病,应该怎么调理呢?

职业病一:慢性咽喉炎

粉笔烟尘这东西让老师吃够了苦头,除了咽喉,声带也是老师"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会出现咽喉干燥、灼热,、疼痒、说话声音非常沙哑,、出现短暂失声等问题。说话多、喝水少、粉笔微尘的吸入是导致老师多发咽喉炎的主要原因。
常艾灸天突穴、合谷穴,可以滋阴润燥、活血化瘀,促进体内气血运行,清肺热、利咽喉、活血化瘀,有效缓解慢性咽喉炎。


【天突穴】

位于胸骨上窝正中,当胸骨切迹上缘上0.5寸凹陷处。有理气化痰,清咽开音的作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喉痹,咽中干,急不得息,喉中鸣......天突主之。”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有镇痛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作用。《针灸大成》中记载:“主伤寒大渴......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老师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科学用嗓,常用温开水、薄荷口含片润喉;少食辣椒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及糖分过高的食物,多摄取一些清肺养阴、化痰散结的食物。

职业病二:颈椎、腰椎疼痛

老师每天备课时间较长,长期伏案工作,带来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慢性损伤,严重者会演变成颈椎病。此外,坐着时腰椎所承受的压力是站立时所承受压力的好几倍,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除了艾灸大椎穴,还可以常艾灸肩井穴、肾俞穴,可以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有防病保健之功效。

【肩井穴】

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肩背痹痛,臂不举,寒热凄索,肩井主之。”

【肾俞穴】

位于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有调肾气,强腰脊的作用。《太平圣惠方》中记载:“理虚劳,耳聋,肾虚及水脏胀,挛急腰痛。”老师们在坐姿上应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调整工作中的姿势与时间长度,适度运动、充分休息,做些扩展胸部、扭动腰肢、活动四肢等运动。

职业病三:静脉曲张

老师需要长时间地站立授课,下肢静脉内的血柱形成静脉内的压力,使静脉血不易向心脏回流,而向足部倒流,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认为静脉曲张为经脉不通畅,气血运行受阻,长期瘀滞所致。常艾灸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大穴位,有温热助阳、激发经气的作用,可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加速流通,使周围淤积的气血得以消散,激发人体的正气恢复,迫邪外出,继而使经脉通畅,气血调和,有效缓解静脉曲张。

【阳陵泉】【阴陵泉】

【阳陵泉】

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有舒肝利胆,活络筋骨,祛风散邪的作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记载:“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

【阴陵泉】

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当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凹陷处。有清利温热,健脾理气,通经活络的作用。《千金翼方》中记载:“水肿不得卧,灸阴陵泉百壮。”

【足三里】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是治疗下肢痿痹的主穴,有理脾胃、调气血、补虚乏、防病保健的作用。《针灸甲乙针》中记载:“胸中瘀血,胸胁支满,膈痛不能久立,膝痿寒,三里主之。”

讲课时,老师应将身体重心交替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始终保持一只脚处在休息状态,并可慢步走动;要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活动活动双腿,促进血液循环。日常可以慢跑,关节屈伸活动,腿部按摩,都可以预防静脉曲张。

教育的事业任重而道远,老师们被委以重任,用知识的力量改变孩子们的人生。而在这样的重任背后,是旁人看不到也体会不到的艰辛,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付出。正如蔡元培所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老师们是教育事业的领路人,是学子心中的指路明灯。而这一刻,我们只想说:老师,你们辛苦了!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