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艾节气养生—大暑丨愿你的生命里,永远有盛夏

文 / 一刻艾
2019-07-25 00:38

还是在暮春的时候,王羲之跟朋友们在兰亭相会,虽说是修禊祛邪,可也少不了宴饮长谈,当酒盏沿着溪流漂过眼前,便拾起来饮上一杯。


“流觞曲水”之时,“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人们,是何等的闲雅啊,不过,春去夏来,在暑热之中,很难保持如此心境,王羲之特别怕热,因此给朋友们写信说,“热日更甚,得书,知足下不堪之,同此无赖。早且乘凉,行欲往,迟散也。”

暑热不堪,王羲之不仅留下一份《热日贴》,还在许许多多信件中不断向朋友抱怨溽暑难耐,如《热甚贴》、《大热贴》、《毒热贴》,光从这些书帖的名字,人们就可以感受到他心中的燥热,就像《毒热贴》说,“晚复毒热,想足下所苦,并以佳,犹耿耿。吾至顿劣,冀凉言散,力知问。王羲之顿首。”这里的“耿耿”,就是心里烦闷不安的意思。


因为毒热,就连美人儿失去了吸引力。

当朝太傅郗鉴的女儿叫做郗璿,正当妙龄,不仅漂亮、聪慧,还擅长书法,因而得到“女中笔仙”的清誉。

再加上家世显赫,让她成为人人梦寐以求的“女神”,不过,作为父亲的郗鉴爱女心切,当然希望她嫁入高门,而乌衣巷的琅琊王氏正是当时的第一高门,俗话说,“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炎南渡重建晋王朝,离不开王家的支持。

听说王氏子弟才貌俱佳、英俊潇洒,郗鉴安排自己的门生去王家送信,希望能够结为姻亲。王氏的家主、身为当朝宰相的王导答复说,“君往东厢,任意选之。”并让使者自己看视各个晚辈。使者仔细打量王家的晚辈子弟,然后返回京口,禀告郗鉴。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门生这样回禀,原来,这一代的王氏兄弟差不多有二十多人,都长得俊美,他们听说郗家派人来选女婿,都精心打扮,又装模作样地表现自己,只有一个年轻人无动于衷,自顾自地敞开衣服,袒露肚皮,躺在东厢房的床上,对此事不以为意。门生如此描述,“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好,就是他了。”郗鉴一听大喜,当即做了决定,并亲自上门相询,原来,让他觉得性格豁达、行事潇洒的年轻人,正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他了。


这个故事就是“东床佳婿”这个后世知名的典故的缘起,至于王羲之本人,倒不是因为性格豁达、随性而为才“东床坦腹”,而是怕热——从王羲之那些信笺手书中可见、他极其畏热——所以才懒得穿戴齐整去见客。

夏天这么热,与其跟兄弟们去争女人,就算是个大美人儿,那又怎么样,还不如光着膀子躺在凉席上凉快呢。


魏晋的士人讲究放达,也就是只求念头通达、不在意旁人的目光。一些“苦夏”的人,还有更激进的办法避暑,据《遵生八笺》记载”魏许使刘松辈,三伏之时,昼夜酣饮极醉,以为避暑饮。”这里的意思是魏人许使、刘松这些人,一到三伏,昼夜喝酒,大醉度日,把这种办法叫做“避暑饮”。

“魏正始中,郑公榖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取荷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与宾僚传噏之,名曰碧筒酒。”郑公榖避暑之时,派人采摘新鲜的莲叶,盛三升酒,以簪子刺破莲叶中心,通达莲柄,然后把莲柄弯过来,就可以当成吸管,吸饮莲叶中的酒,叫做“碧筒酒”


人们传递荷叶,轮流饮之,就叫做“碧筒饮”,引起后世的人们纷纷效仿,唐代宰相李宗闵就曾“暑月临池以荷为杯”,而到了宋代,人们在七月游西湖的时候,顺手折取荷叶载酒,乘舟饮酒,到垂柳树荫深处,消磨暑热时日。

对于因《兰亭集序》“流觞曲水”而千载闻名的王羲之,碧筒饮既清凉解暑,又风流闲雅,自然少不得在溽热中如此悠游岁月。


千载匆匆,今又大暑。

大暑是夏季最后的节气,正值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立秋之前,为世间的人与万物带来暑热最后的狂浪。夏日炎炎,我们可以高卧东床,也不妨或去林间水岸寻觅一点清凉,野宿在山林、深谷、竹海、瀑布之间,感受宁静与凉意。

大暑正处在三伏中间,酷暑多雨,暑气逼人,心气易亏耗,尤其老人、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承受,而导致苦夏、中暑等症状。这是因为夏天人体阳气外浮而中阳渐虚,因此需将养中阳。

今日推荐几个大暑养生穴位,温和灸,每次每穴艾灸15-20分钟,每天1次,7月23日—7月27日,连续施灸。可保养身体强身健体哦!

【肾俞穴】取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穴】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气海穴】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关元穴】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阴陵泉穴】取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 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

✓ 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

✓ 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 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

✓ 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

✓ 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