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文 / 刘阁大夫
2019-04-01 16:16

艾灸疗法是以艾叶或者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温熨,以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点燃后的温热刺激,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并通过经络等作用,产生局部和远隔部位的效应。相对于针刺治疗,艾灸治疗中的温热刺激是其产生疗效的主要特性和原因之一;与针刺治疗一样,疏通经络是其所产生诸多治疗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因此,温通是艾灸治疗的主要作用之一。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艾是艾灸治疗的主要原料,又名冰台、艾蒿、医草等。名医别录记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一方面提示了艾草在温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提示艾灸治疗的适应证广泛。概括起来,艾灸的适应证主要包括寒证和非寒证。

寒则热之是艾灸治疗的第一原则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灸法是内经时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源于北方,主要针对寒证而立。如“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故有“今风寒客于人……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的记载,原文指出风寒侵犯人体,出现痹症、麻木、肿痛、瘛等病症,是灸法的适宜病症。故“寒则热之”当为艾灸治疗的第一原则。“寒则热之”也体现了先民对抗性治疗的思想。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寒证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凝滞不通”。寒主收引凝滞,可以导致经络气机的不通和(或)不畅,出现诸多症状和病症,故温灸治疗主要针对了“寒凝不通”病理环节而发挥作用,通过“温通”作用而达到治疗效应。由此可见,寒邪侵犯人体,病状种种,可一灸了之,关键即在“温通”作用。而《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载“痹症、麻木、肿痛、瘛等”诸艾灸适宜病症,都存在经络不通的病理机制。

艾灸治疗非寒性疾病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虽然艾灸来自寒冷的北方和源于治疗寒证,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艾灸治疗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就《内经》记载,还包括伤食、胆病、体重烦冤、癫狂、败疵等内脏病、外科病、神志病。后世医家更是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如王焘《外台秘要》记载,温灸还用于内科疾病,如伤寒、天行、温病、霍乱、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及内科常见病;外科方面还包括痈疽、瘿瘤、痔疾、脚气等症;以及妇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口腔疾病等临床各科,涉及寒、热、虚、实诸证多种疾病。

除寒证外,温灸还可以治疗热性疾病。尽管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提出“热证忌灸”说,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影响了灸法在热证中的应用,但是古今临床一直都有温灸治疗热证的实践。如唐代孙思邈有“五脏热及身体热,脉弦急者,灸第十四椎与脐相当五十壮。老小增损之。若虚寒,至百壮,横三寸间灸之” 。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虚性疾病的温灸治疗始于《内经》,如“阴阳皆虚,火自当之”“陷下则灸之”(《灵枢·经脉》),杨上善进一步阐释“经络之中,血气衰少,故脉陷下也,火气壮火,宣补经络,故宜灸也”。因此,对于虚性疾病来说,无论阴阳还是气血的亏虚,温灸都可以达到补益气血、畅通经脉的作用。后世医家进一步有所发展,如朱丹溪有“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实性疾病的温灸也始于《内经》,无论是寒热之邪,还是有形之积聚,都可以使用温灸治疗。尤其是宋代陈自明《外科精要》记载艾灸治疗痈疽,对明清外科医生使用温灸产生巨大示范性作用。尽管艾灸治疗涉及寒、热、虚、实诸证,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多种疾病,但是这些病症都存在经络不通、气血不畅的共同病理环节。温灸治疗可以概而治之,是由于艾草点燃后的温热刺激,具有疏通经络、理活气血的作用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那么不同疾病艾灸时应该选用什么穴,灸法又是怎么操作的呢,下面咱们来一起看看:

感冒配穴方1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穴位:大椎、风门(双)、足三里(双)。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灸法:温和灸。每日早、晚灸1次,每次灸15-20分钟,至愈为度。

主治:体虚感冒。

配穴方2

主穴:风池、风门、肺俞、列缺、合谷。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配穴:气虚者,加足三里,全身酸痛者 ,加大杼。

灸法:

①隔姜(或麻黄饼)灸,每次选2-4穴,各灸5-7壮、每日灸1-2次。

②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钟,灸至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1或2次。

主治:风寒感冒。

配穴方3

主穴:风池、大椎、曲池、外关。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配穴:咽喉肿痛加天窗;咳嗽加尺泽、天突;头痛加印堂、太阳。

灸法:用温和灸,每日取3-5穴,每穴灸3-5分钟,每日1或2次。

主治:风热感冒。

配穴方四

穴位:大椎、肺俞、委中。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灸法:用温和灸,每穴灸20分钟,或隔姜灸,每穴灸2-5壮,每日2或3次。

主治:流行性感冒。

头痛配穴方1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主穴:阿是穴、百会、太阳、上星、列缺、合谷。

配穴:前头痛加印堂、阳白;头顶痛加百会、四神聪、太冲、涌泉;后头痛加风池、昆仑。

灸法: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①用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6-8个穴位,每穴灸5-10分钟,偏寒、虚者可灸20分钟。每日灸1次,5次为1个疗程。

②用艾柱隔物灸(凡附片、生姜片、葱白饼等均可选用),每穴灸3-5壮或5-10分钟。每日灸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头痛。

头痛配穴方2

主穴:百会、太阳、头维、上星、合谷、阿是穴。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配穴:目赤耳鸣者,加太冲、丘墟;头重者,加丰隆,中脘;痛有定处者,加膈俞、血海;面白神乏者,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五心烦热且口干者,加肝俞、肾俞、三阴交等。

灸法:

①用艾炷着肤灸(非瘢痕灸),头部穴位可用小艾炷条,每次选用4或5穴,每穴灸4-5壮,余穴用艾条温和灸各10分钟,每日灸1次。

②用艾炷隔物灸,艾叶、附片、姜片均可随症选用。每穴灸5-10壮,每日灸1次。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③用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6-8穴,每穴灸10分钟,偏虚者可灸20分钟,每日灸1或2次。

主治:头风(内伤头痛)。

头痛配穴方3

主穴:百会、太阳、头维、上星、列缺、合谷、阿是穴。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配穴:风寒者,加风池、风门;风热者,加大椎、曲池、外关;风湿者,加风府、足三里;气虚加脾俞、气海、足三里;血虚加膈俞、血海、三阴交;肾虚加肾俞、太溪;肝阳上亢加阳辅、太溪、太冲;痰浊加中脘、丰隆、足三里;瘀血加血海、三阴交、行间。

灸法:

①用艾炷着肤灸(非瘢痕灸),寒性、虚证头痛;每次选3-5穴,每穴灸3-5壮,每日灸1次。头部穴位用小艾炷。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运用

②用艾柱隔附片(或姜片、艾叶)灸,寒性、虚证头痛,每次选3-5穴,每穴灸5-10壮,每日灸1次。

③用艾条温和灸,各种头痛,每次选3-5穴,各灸5-10分钟;寒性、虚证头痛可灸20分钟;气血不足头痛,可在百会、肝俞、脾俞、肾俞、气海、合谷、足三里各熏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

主治:一切头痛(外感或内伤头痛)。

好好利用艾灸 对身体也有影响 下篇我们会继续讲艾灸治疗的疾病和注意事项

我是刘阁大夫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