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已久的蕲艾灸竟然重见天日了!!!

文 / 中医出版
2019-03-25 17:23

蕲艾灸

导读:《蕲艾灸》极大地拓宽了 “蕲艾灸”的使用范围和应用空间,充分展现了李时珍故乡的传统艾灸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为难得的是,主编还会同其他专家一起将轶失500多年的《蕲艾传》从《本草纲目》中辑录并整理出来,为今之学者研究李时珍父子两代医家应用蕲艾学术思想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初探蕲艾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人。1561年嘉靖年间,李时珍医名日噪,朝野尽闻,被楚王府聘为奉祠正,掌管良医所事,后荐于朝,供职太医院。

在太医院间,李时珍广纳博采,渔猎群书,搜罗百氏,潜心医学,并对太医院药王庙里的针灸铜人经络穴位和循行路线进行了详细研究,大胆地提出了“灸疗百病”“艾灸养生”思想。李时珍对家乡的艾叶研究极深,认为:“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同时李时珍极力主张用艾灸养生祛病,益寿延年。李时 珍曰:“(艾)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蕲艾盛衰

1562 年,明世宗朱厚璁迷恋方术,日求长生,不问朝政,身体日渐衰 虚,致使严嵩大权独揽,排斥异己,陷害忠良。由于世宗长期服食“仙丹”,致使丹毒蓄发,肤色沉着,精神萎靡,步履艰难,双足溃烂,食欲不思,头晕眼花,记忆衰微。一时宫廷太医们心急如焚,万法不灵。此时太医院史 不得不请李时珍治之。李时珍运用所掌握的医药学知识,采用“蕲艾养生灸”法,每天对世宗皇帝进行艾灸。首试三日,各种病症大为改善;再灸三旬,身心俱舒,颜面红润;继灸三月,则精神矍铄,脑清记强,步行稳当,世宗看此法繁琐,身体已康复如初,加之朝政不顺,不愿再继续使用。至1566年,世宗丹毒复发,病情加重,再召李时珍诊治,此时的李时珍早已于1563年辞官归故,为编撰《本草纲目》而访采四方去了。世宗于当年 (1566)辞世。而李时珍的这种“蕲艾养生灸”法在京城太医院内无人传承,从此失传。

重见天日

在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之际,蕲春县李时珍蕲艾研究所组织数位专家学者奋力挖掘,合力攻关,终于使失传 400 多年的 “蕲艾养生灸”重见天日,造福于民。

以上内容选自于《蕲艾灸》

《蕲艾灸》一书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

介绍了神奇蕲春孕育出的神奇灸草——蕲艾;蕲艾名称的由来和蕲艾的药用起源;为什么说蕲艾是艾中珍品;蕲艾灸的三大灸法(蕲艾温灸、蕲艾汤灸、蕲艾香灸);蕲艾灸的原料材质和制作方法。

第二章

重点介绍蕲艾温灸基础知识和用蕲艾温灸治疗常见疾病共105个病症。

第三章

介绍蕲艾汤灸的常见灸法,并收集了古今蕲艾内汤灸、蕲艾外汤灸的各种名方,可以对症选方使用。

第四章

介绍蕲艾香灸的14种常用疗法及其养生保健作用,这对蕲艾灸的现代应用、深入开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附录《本草纲目·蕲艾传》,是将失传500多年的李言闻《蕲艾传》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载有关艾的内容进行了辑录整理,为现代人提供了很多新的蕲艾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方法,为蕲艾的深入研究、科学开发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扫码购书)

END

版权声明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