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文 / 穴位养生堂
2019-03-12 22:01

穴名:涌泉穴

归经:足少阴肾经

位置: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穴性:泻热开窍、回阳救逆、滋肾清心、降压止痛

主治:1.本经所过的足底局部病症;2.头面、五官病症;3.神志病症;4.其他病症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涌泉"本意指地下出水。该穴在足心,居人身最低位,是肾经的"井"穴,脉气所发,如水之源头(水从井底涌出),故名。又名"足心"、"地冲"。

一、定位取法

涌泉在足底部,在足底(不连脚趾)正中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处(图30-1)。如果将足趾向下屈曲,则足底前缘大小鱼际之间形成的凹陷中点即是。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二、治疗作用

穴性:泻热开窍、回阳救逆、滋肾清心、降压止痛。

涌泉是全身要穴之一,主治范围:

1.本经所过的足底局部病症:足心热、足底疼痛。

2.头面、五官病症:头顶痛、头晕目眩、腮腺炎、视物昏花、眼干涩、鼻衄、口疮、口角流涎、肾虚牙痛、舌强不语、咽干喉燥、咽喉肿、声音嘶哑等。

3.神志病症:失眠、中暑、中风、昏迷、癫痫、癔症、小儿惊风。

足心的涌泉是肾经经气的起点,从足底顺经而上,贯穿脊髓直通大脑;而与大脑、小脑、五官等组织器官有关的都相对集中在脚趾部位(大趾端和足心还分别是脾、肝、肾三条经脉的起始点),对它们进行正确的按摩刺激,能够达到增强记忆力的目的。配合关元(下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内关(掌面腕横纹中点上2寸)、太溪(足内踝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陷处),还能治疗惊恐伤肾之症。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4.其他病症:阴虚火旺症、高血压、体虚咳喘、老慢支、乳腺炎、五泄、遗尿、二便不利、尿潴留、肾结石。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基本上属于肾水不足、肝火偏旺的阴虚阳亢症,指压或刺激涌泉穴有较好的滋阴潜阳、平降肝火的降血压作用。有观察表明:与口服硝苯地平(心痛定)的对照组具有同等快速的降压效果(郭长青等,《针灸特定穴临床实用集粹》,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002年)。

三、操作方法

指压、按摩、搓法、药物敷贴法,可灸;指压最好采用中指在下(点压涌泉)、拇指在上(按揉太冲)的对捏法;如果用针刺法,针向最好朝太冲穴方向透刺0.5~1寸,可以同时起到益肾阴、平肝阳的最佳治疗作用。

1.涌泉穴最好采用搓法

每晚睡前先用温度比较高的热水泡泡脚,然后坐在床上,弯曲膝关节,根据自身情况的需要,选择实施各种各样的搓法。先将我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病症摸索出来的涌泉搓法介绍如下:

1 统搓法:同侧的手握住同侧足趾,对侧手指并拢,斜向搓擦足心,反复300~500下,使足心发热、发麻为宜。最后用抓握足趾的手围绕脚趾做圆周揉搓(或者双手掌一手在足背、一手在足底对摩足趾)50下左右(图30-2)。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在上述传统搓法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体会,创立了下列改良搓法、拳心搓法、双手交叉搓法、安眠搓法、降压搓法、补脾益肾、调和肝脾、补肺益脾、补益肺肾等种种不同形式的搓法。

2 ⑵改良搓法:用对侧手掌搓足心,同侧的手也不要闲着,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虎口轻轻护住小腿下端,随着搓足心的节律,拇指指腹从脾经三阴交穴向下搓至肾经太溪穴。反复300~500下,使足心发热、发麻为宜(图30-3)。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⑶拳心搓法:同侧的手握住同侧足趾,对侧的手半握拳,用拳心搓擦足心,反复300~500下,使足心发热、发麻为宜。本法尤其适合于掌搓法累了的情况下(图30-4)。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⑷双手交叉搓法:急性子、业余时间不多者,可以用双手交叉搓法,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坐位,两足心相对,双手掌交叉置于足心同步搓,反复200~300下,使足心发热、发麻为宜(图30-5)。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⑸安眠搓法:搓足心手掌的着力点偏重于手心或小指一侧的小鱼际,反复300~500下,使足心发热、发麻为宜;同时,按照改良搓法,同侧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虎口轻轻护住小腿下端,随着搓足心的节律,拇指指腹从脾经三阴交穴向下搓至肾经太溪穴。使足心发热、发麻为宜。如此则心包经的劳宫穴、心经的少府穴能够对应涌泉穴,从同名经上下对应的信息方面交通心肾、促进睡眠(图30-6)。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我的同事孙教授长期失眠并伴偏头痛,每天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前后吃了5年的安眠药,体检发现肝、肾功能都出了问题,于是开始每天早晚搓涌泉穴,同时用木梳按摩神门、足三里穴各200下。半个月后安眠药药量减到一半,并且能睡5个多小时的安稳觉,1个月后彻底告别了安眠药。就连多年的偏头痛也随之好了。这些年来他一直坚持按摩,再也没有出现过眠和头痛,原来的满头白发也生出来不少黑发。

3 ⑹降压搓法:按照改良搓法,对侧手掌搓足心,同侧手的中指或示指同时搓擦足背肝经循行部位,也即第1、第2跖骨之间的太冲、行间二穴。反复300~500下,使足心发热、发麻为宜。如此能滋水涵木、平降肝阳图30-7)。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⑺补脾益肾搓法:按照改良搓法,对侧手掌搓足心,同侧手的中指或示指同时搓擦足背内侧缘赤白肉际(也即脾经循行部位的公孙、太白等穴)。反复300~500下,使足心发热、发麻为宜。如此能脾肾同治,补脾肾,先后天同补,尤其适合于脾肾阳虚、畏寒怕冷者(图30-8)。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⑻调和肝脾搓法:按照改良搓法,对侧手掌搓足内侧赤白肉际(也即脾经循行部位的公孙、太白等穴),同侧手的中指或示指同时搓擦足背肝经循行部位(也即第1、第2跖骨之间的太冲、行间二穴)。反复300~500下,使足心发热、发麻为宜。如此则能疏肝理脾、调和胃肠,对于肝气已犯脾胃,症见脘腹胀满而痛、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者尤宜;而对于肝气尚未犯及脾胃者,则能够起到"治未病"的预防作用(图30-9)。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⑼补肺益脾搓法:按照改良搓法,以对侧手掌大鱼际肺经循行部位搓对侧足内侧赤白肉际(也即脾经循行部位的公孙、太白等穴),同侧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虎口轻轻护住小腿下端,随着对侧手搓足的节律,拇指指腹搓擦脾经三阴交上下。反复300~500下,使足胫部发热、发为宜。如此则能培土生金、补益肺脾、益气养血(图30-10)。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⑽补益肺肾搓法:按照改良搓法,用对侧手掌大鱼际肺经循行部位搓对侧足心涌泉穴,同侧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虎口轻轻护住小腿下端,随着对侧手搓足的节律,拇指指腹搓擦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上下。反复300~500下,使足胫部发热、发麻为宜。如此则能助金生水、益肺肾、纳气平喘(图30-11)。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搓涌泉法每天可酌情做2~3次,只要在睡觉前、起床前或平常休息时搓揉几分钟就行了。就算有时候很累了,不想坐在床上搓脚心,也可以半靠在床缘上,将一只脚的足心压在对侧小腿上,在膝关节与足背之间上下反复搓擦(双侧交替进行)。这样,足心的肾经涌泉穴摩擦小腿前面的胃经和内侧的脾经、肝经、肾经诸穴,既强壮先天之根,又补益后天之本,"先后天"同时都得到了调节(图3-12)。

中医说穴位的故事:脚底上的青春不老泉——涌泉穴!

长期坚持,对于健全脑神经功能、延缓脑细胞衰弱、旺盛精力、提高能、防治健忘、增强记忆是大有裨益的。

2.搓涌泉配合其他保健法

在搓涌泉的同时,如果能同步进行叩齿(在闭口的情况下上下齿轻轻叩击)、鼓腮(在闭口的情况下反复做漱口状)、搅海(在闭口的情况下用舌头在牙齿的上下左右乃至上下颚之间反复搅动)、咽津(经过上述反复叩齿、鼓腮、搅海等动作,口腔里的津液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再将这些津液分三口缓缓吞下——正患口腔炎、牙周炎者例外),则更能发挥固生津的功效。适宜于肾虚牙痛,眼、鼻、口干燥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