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水中的穴位释义

文 / 占筮乾坤堪舆馆
2018-05-19 14:42

对形求穴的大意已清楚了。只是那些奇特的山形和怪异的穴星不是一般的方法能够概括得了的,这里再介绍它的概略,把这些写在后面,学习的人根据它的精神去求取就可以了。有一种叫摇拳的穴,穴星虽然端正,但中间却是空的。穴只能或结于左边,或结于右边,结穴的一边,必须细嫩柔和,或者扭转龙脉之颈脖,或者龙脉跌伏似断,然后再昂起,其头部一定有气发动,气动的前面一定有小明堂,只容得下一人侧卧,这样微茫水才在此得停住。如果摇拳穴又兼有“没骨”的特征,就看石纹两边左右相交中间有土,才是真穴。


砂水一定是全都趋向拱护这结穴的一边,那一边只是为了朝应(即朝山,在穴前较远而高与龙穴遥相对应之山)案山相对向而已。有的穴是落入水中去的,杨公均松说:也有穴在深潭里。就是这种情形。这种穴,一定是石脉连根透水而下,水聚积在湖海平洼处,龙脉还会再昂起,周围诸山不论大小,一定有上等好的土色和石纹相交错,证佐分明,窝穴、钳穴、乳穴、突穴,鸡心,鱼乃等穴形勃发生气十分自然,这才是真穴。虽主要的是,观察后龙真来,不在别的地方结穴,才能着眼。如果是大龙渡水,一定会象拉开帐慕一样,造成开阔的气势,两边的枝脚山一齐奔涌而来,临近水之处,地势跌断,这才是真渡水的形势。如果山不开帐,来势不汹涌,枝脚山一边有一边无,就不是真渡水之龙。水中虽然有小山,只能作分布零星散乱的来看,必然不能融结为穴。


有一种穴叫作影光的,象太阴金星,它的形相整齐圆扁,但面上显得过急过满,没有什么生气,前面有余气圆晕(穴场处微茫隐显的晕圈),这就是影光之穴。或者在得水那边有微动处插入挂角穴,或者在正中择取魄穴,一定有小明堂和朝山案山才算是真穴。太阴,是月的征象,因为它圆扁而满急,所以不求它的面上而求它的气,这体现了最正确的道理,并不是随意无凭的说法。


有一种穴叫仰瓦,葬法说:“两金扛一水,穴在软中裁。”,凡是天财星(体方顶平的山峰)的体形都是呈仰瓦状,即穴场后的“玄武”位两边高中间低,这种情形以有乳穴之形为真穴,并以有鬼星为标准,在大地也有这种穴法,其区别只在于龙脉的来势厚重突出,罗城阔大而已。


有的穴叫拖枪形,将军踏弩形,都是余气不停驻,廖金精曰:元武嘴长高处点,三脚金星顶上插,都是指同一种例子。有一种穴叫上聚,凡是青龙白虎围护捆夹得紧密,它的气就一定会逼压聚集在穴顶部,除了小明堂之外,就以外洋大明堂构成形局,总的说也应以入穴细嫩,藏风不露为妙。如果后龙近处从没有衍生出细小的山峦成峰腰鹤膝的形状,以及辏地跌断的,就一定没有这种穴形,误用这种方法,会马上导致败绝。应该非常的慎重!


有一种叫下聚的穴,凡是后龙没有跌断转地,或人穴气急,或者穴星面形扁大,穴中出现弓弦棱角状等,通称为下聚。取穴的要点是,低而不沉,平而不脱,四边山高但不压迫小水,朝山案山要相称才是合格的。有一种穴叫脱龙就局的,龙脉来势虽然大,但其踪迹隐露抛闪,穿越原野,渡过江河,闪脱抛卸在一边,初看好象和大龙脉不相连贯,仔细观察则发现是大龙脉扩张形势而卸下,隐伏之后再发起,在原来的主脉上并不结穴。比如新建伯王公的祖地,是大丰山正面卸下,数里内都是平地而没有山脊。忽然在平田中突起小小两枝象倒地木一样的土垄,一横一直,在正中落穴,有窝界龙之水在远方,而大丰山反在一边,并不坐障,只见江水环绕,远远地朝应着这一面,避势宽阔平坦而已。从这可以类推其它。


有一种穴叫四空的,龙脉从一角进入,头偏斜倚靠着受气,四个正面都是空的,四个边角有山照应,象姚江邵氏柳家的祖地就属这种情形。必须是龙脉来得真确,呈现出灵活生动,飞腾起舞的气象,形局气势完整清秀,四周山拱护,这样才合乎标准。


有一穴叫皮的,凡是木星(顶圆射端直的山峰)开大口,呈乳穴或发水泡之形,有微茫水,隐约可见而不能辨认得很清楚,这种情形多属皮。因为木是从皮生气来的,所以木星人穴土也不厚,墓穴不宜大和深。


葬,就是藏,所以穴以藏聚生气为主要目的,能藏聚则精气融和凝集,温暖而没有风吹,暖就没有水冲,没有风吹就没有蚁虫,风、水、景这三种祸害都不侵蚀,那么就成为好穴了。


即使有怪穴,但不外乎是动气,以小明堂以及应案鬼乐的配应原则去探求,用乘金、相水、穴土、印木等方法去验证,以砂水聚散,有情无情的标准去辨别,这就可以了。众人为我所用,则我就是主人自己;当别人的侍卫,就成了奴仆;气精力强的就能成为主人,而个小,零星散断,粗拙,偏侧的就成为护从者,起着跟随拥护的作用,穴星的山形,应该在大人手处落穴,动气应该小,大体来说,喜欢润嫩小巧,而忌粗大老拙,这是求穴的重要法则。能领悟它,自己就可以随其千变万化而灵活应用,达到精妙深微的境界。


用书来叙述,是写不完要说的话的,用画图来表示也难以完全传达出本意来。以往的大师们尚且还想从自己的实践体验中获得精义,更何况后来的研习者呢?至于各家的穴法,象三宝之物,杨均松、邱翰廷、胡矮仙、廖禹、司马头陀等人,都把穴法的变化探究穷尽了,不能不拿来借鉴,以开阔眼界,增加见识,但是一领百会,如果不是心通神解的,谁能在这些法则之外还说得出一句自己的见解呢?只有有心的才能遇到真正的精髓,可以在心中暗会,而难以通过直观的形式去求取,大师可以使人懂得规矩法度,但不能给人以智巧。前人说:五百年之中或者才有一人能真正精通明堂穴法的。真是为此而发的感慨啊!


浅谈风水中的穴位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