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在俄罗斯的传播模式与跨文化调适

文 / 中医药文化
2021-09-28 09:14
中国针灸在海外的传播,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在东亚文化圈;17世纪开始在欧洲传播和发展,尤其是针灸治疗痛风等的神奇疗效,引起了当时欧洲一些医生的关注;特别是20世纪初,法国学者苏里耶将针灸推到了一个高峰,学界称之为“针灸西传”模式。而与此不同的是,针灸传入俄罗斯、并在俄罗斯的广泛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路径和方式,暂且称之为“北传”模式。中国针灸“北传”,可以分三个阶段。即俄国时期的零星传播、苏联时期的广泛传播和苏联解体后的深入发展。俄国时期开始零星传播。18世纪至20世纪初,俄国东正教在北京传教使团的汉学家和随团医生等,在中国工作期间亲身接触到中医中药,并将大量中医古籍、中草药带回俄国,进行翻译和研究;中医针灸受到俄国政府和部分学者的关注。其中,卡缅斯基是第一位关注中医的俄国汉学家。在他的带领下,传教使团的医生们开始全面接触和了解中医,相继将中医介绍回俄国,并开展研究,推动了中医针灸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苏联时期,包括了个人探索、政府组织、自我发展和再合作等不同阶段。1948年苏联医史学家弗亚兹门斯基完成了《中国医学》一书,详细介绍了中国针灸。根据中苏科学技术合作第三届会议的决议,1955年,苏联卫生部派三位医学专家来中国考察和研究针灸;回国后,又支持她们开展针灸临床与科研工作,中国针灸开始在苏联各地得到广泛传播。1957年苏联还成立了全苏中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制订并公布了《针灸疗法暂行使用条例》,规范了针灸临床应用,并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开展针灸基础研究,形成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及喀山三个针灸培训和研究中心。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针灸在苏联的传播,只能延续50年代的学术惯性有限发展。1971年,随着世界针灸热,苏联卫生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指示和政策,促进针灸学术又一次繁荣和发展。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1000多个针刺镇痛机构,10多所针灸专门学校,近两万名医生专门从事针灸临床。中国针灸在苏联广泛发展。苏联解体后,独立后的俄罗斯依然重视针灸。卫生医疗行政机构颁布了系列法规,对中医针灸持续关注和支持;针灸临床应用不断拓展、内涵不断加深;对针灸学的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入。2005年初,俄罗斯东方医学研究院成立,并在莫斯科、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等地开设中医门诊部。由于中俄两国政府积极推动,针灸学交流出现了双向多层次局面,合作领域不断加深。

中国针灸“北传”的特点有:

首先,时间较早。中国针灸“北传”开始于18世纪到20世纪初,相比大部分欧洲国家地区要早,其中俄国东正教在北京传教使团汉学家和随团医生,起到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针灸在苏联时期的广泛传播,也要明显早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世界针灸热”。

第二,起点较高。推动中国针灸“北传”,最早是俄国东正教传教使团的医生们,他们对中医的评价比较中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再次推动中国针灸在苏联传播的也是正规医学工作者。

第三,传播系统。中国针灸的“北传”,从早期系统翻译中医针灸专著开始。20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组织的“北传”医生,不仅有操作技术、临床应用的传播,也有理论的传播。且苏联卫生部门先后颁布法令和规范,大大促进了中国针灸在俄罗斯的系统、有序传播。

第四,主动接受。中国针灸的“北传”,一开始就不是以中方“输出”为主,20世纪50年代,也是以苏联派出医生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是政府推动和医生主动学习、接受的过程。

针灸“北传”是中俄文化的直接交流和交融。当中国针灸的“北传”聚焦在医学层面,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传播面就更加广、融合度就更加高、适应性也就更加深。

结语

中国针灸“北传”的过程,也是与俄罗斯医学和文化不断融合、不断调适的过程。首先,早期传播以文化为符号。如为汉学家兴趣所致,而非医疗需求所推动。20世纪初,俄国还以其他方式收集中医针灸的其他资料和史料,包括明正统铜人、敦煌医药文献等。其次,基于俄罗斯医学理解和诠释中国针灸。如以“皮肤活动点”诠释腧穴理论、以“神经反射”诠释针灸原理等,即用俄罗斯的“语言”诠释对中国针灸的理解。

往期精彩

点“在看”,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