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按摩?我们对康复的误解有多大

文 / 看看更健康
2021-02-20 18:17

很多人都听说过康复治疗,而且会联想到康复治疗就是针灸、拔罐、推拿(又称按摩)。因为这些治疗方法已经在百姓们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

但事实并不如此,康复治疗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疾)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康复不仅仅是针对疾病,更是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上进行全面康复 。

康复科是干什么的?

目前国家规定,二级以上医院都设有康复病房和门诊,社区医院设有康复门诊

主要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吞咽障碍训练、认知及心理治疗、康复护理、康复工程(支具、助行器、轮椅)、传统中医疗法(针灸、拔罐、水疗、足浴、熏蒸等)、职业疗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治疗因各种疾病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功能障碍

康复科主要治疗什么病?

比较常见的适应症包括脑瘫、偏瘫(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截瘫、截肢等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困难、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

康复的早期介入,可以预防并发症及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缩短康复疗程及减轻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常用的方法是Bobath疗法。结合其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声、光、电、磁)、针灸、水疗、足浴、药物熏蒸等。通过综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康复治疗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主要有骨科(如:骨折术后肢体功能训练)、呼吸内科(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等)、心内科(冠心病的有氧运动)、儿科(脑瘫患儿的康复)、产后康复、盆底康复、肿瘤术后康复等等。

康复治疗对患者至关重要,虽然不能改变疾病本身带来的损害,却可以通过改善肢体功能,让患者恢复自信,从而尽量摆脱疾病的影响,提高生活生命质量。为此,康复患者必须有意识地改变、学习或重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康复的出路在哪里?

早在2011年卫生部文件《关于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明确提出要建立三级康复医疗分级诊疗体系,将 全国康复医疗分为3个层面:

一是急救期,康复在综合医院;二是稳定期,以康复医院或者是以康复为 主的二级综合医院;三是恢复期 ,是将康复引入社区。

在那些三级医院的康复病房已经住院一段时间的患者,在完成主要治疗后,本应转至下一级康复机构,进行后续的康复过程

但因缺乏完善的康复流程,患者如果离开医院就只能回家,于是,患者只能留在医院。康复科里患者来得多,走得少,人满为患,导致病房“超载”严重。

所以三级以下的康复医疗,也需要重点发展,与三级康复医疗形成良性流动体系,这样未来中国的康复才有可能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康复是一辈子的事

其实,人一辈子都会因为各种大大小小的意外或病痛,而丧失某些生活能力,同时也可以不断地通过大大小小的努力去复原这些能力。这些努力,有时我们自己就可完成,有时候则需要借助他人、专业人士的辅助

从这一点上,可以说,康复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