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学之特定穴:八会穴

文 / 看看更健康
2021-02-18 18:43

中医在医学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尤其是中医中的针灸更是以其神奇而让世人惊异,而在实施针灸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准穴位,但是人体的穴位很多,不同的穴位所管理的器官是不一样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中医针灸学之特定穴:八会穴这个话题,一起看看: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1.腑会中脘:祖国医学认为,胃属土,为六腑之大源,六腑之大源,说明胃在六腑中居首要地位。中脘又为胃之募穴,当胃之部。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完谷不化,黄疸等各种腑病,尤为治疗胃与大小肠病症的主穴。

2.脏会章门:章门为脾之募,为脾之精气结聚之处。由于五脏禀于脾,脾为后天之本,为精、气、血、津液化生之源,故睥在五脏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是盛则可盛。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完谷不化胁痛、痞块、溺多白浊等各种脏病,尤以主治肝、脾疾患为重点。

3.筋会阳陵泉:膝为众筋会聚之所。《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故又有肝合筋,肝为脏属阴,肝与胆相表里,胆为腑属阳,胆为阳木,主春天少阳生发之气,俗称一年之计在于春,阳陵泉,又为足少阳合穴,主治下肢痿痹、麻木、膝伸不得屈,胁肋痛,口苦,主要有疏筋络,利关节,清肝胆之功。

4.髓会绝骨:肾主藏精,而精能生髓,髓居于骨中,骨赖髓以充养,髓有骨髓和脊髓之分,脊髓上通于脑,脑为髓聚而成,所以,又称脑为髓海。这就上有髓海,下有髓会绝骨主治中风,手足不遂,膝痛,胸胁胀等病症。因脑为髓之海,故髓会绝骨为治疗脑病的主穴,有补肾健脑之功,多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还可防止复中。

5.骨会大杼:大杼穴是膀胱经穴位,大杼穴与骨的关系,首先体现在所处的部位上。因脊椎骨两侧有横突隆出,形似织杼,故名大杼。其次,大杼穴为多条经脉相会处,而这些经脉均与肾有特殊关系,在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大杼主治肩胛骨痛、颈项强痛不可俯仰。

6.血会膈俞:血液的正常循行,是各个内脏共同作用的结果。心主血脉,心气是推动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肺朝百脉,循行于周身的血脉,均要汇聚于肺,通过肺的作用,血液才能布散全身。除心肺的作用外,血液的循行,还有赖于脾气的流摄,和肝藏血、主疏泄的功能的调节。因而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可能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心、肺、脾、肝四脏在经脉循行上均与膈膜直接相连,而膈俞的主要作用就是对膈膜产生。所以,是治疗血病的总穴,具有和血理血之功,兼治心、肺、肝、脾、胃等有关的病症,近来用本穴配以脾俞、郄门、血海等穴治疗贫血,有一定疗效。

7.脉会太渊,太渊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当寸口部,因有肺朝百脉之说,所以当太渊定为脉会,主治胸痹、心痛、脉涩、喘息咳逆等心、肺二脏有关的疾病。因心主血脉、肺朝百脉,故本穴多用于脉管疾患,具有理气、活血、通脉之功。

8.气会膻中,因膻中位于上焦,积聚宗气故称为气海。宗气,是由自然界吸入之清气和经由脾胃消化吸收得来的水谷精气结合而起。宗气形成于肺而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助心以行血,为诸气之宗,膻中,又为心包募穴。主治胸闷气喘,噎膈气逆、咳嗽,具有调畅气机,宽胸降逆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