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针灸治疗21种常见疼痛都在这了,你确定不来看看?

文 / 好艾健康群
2020-12-09 09:27

每个人都曾患过疼痛病,比如落枕、肩周炎、股关节疼痛、足跟疼痛、膝盖疼痛以及背部肌肉疼痛等常见的疼痛症,虽说是小毛病,但是疼起来也是苦不堪言。

每每遭受疼痛的时候,想必你也愿意得一良方,其效果立竿见影,药到病除。那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被中医界广泛认可、治疗疼痛症最快的方法—董氏针灸

董氏针灸

董氏针灸是董景昌先生的祖传家学,后由董公研究发展,自成一派的针法,在治疗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比如:坐骨神经痛,多由风寒湿邪流注经络,阻滞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用传统疗法治疗就是贴膏药、打针吃药或者小针刀治疗,治疗过程长,见效也慢;而董氏针灸只取少阳经两穴,“筋骨并治,通于肝肾,”施针3-5分钟,坐骨神经痛的痛感立即消失。

这就是董氏针灸的神奇之处!

董氏针灸治疗疼痛优于传统

其原因和董氏针灸的三大招式有关

董氏针灸的三大特色招式

招式一:穴位更易找

传统针灸的穴位是按照经络来划分,即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等,共计361腧穴。

董氏针灸是按照区位划分,大体可分为十二组:手指部称“一一部位”,手掌部称“二二部位”,前臂部称“三三部位”,后臂部称“四四部位”,足底部称“五五部位”,足背部称“六六部位”,小腿部称“七七部位”,大腿部称“八八部位”,耳朵部称“九九部位”,头面部称“十十部位”,另有“后背部位”及“前胸部位”,共12个部位。董氏针灸虽然共计670个穴位,但是由于董氏针灸针法与传统针灸针法有别,临床常用仅需约200余穴。

所以董氏针灸相对于传统针灸更易学,更易找

招式二:更安全

传统针灸在前胸、后背、腹部都要取穴施针。而对于新手来说,这些都是危险区,尤其是前胸、后背。一旦进针过深,就易扎到脏器,出现生命危险。

董氏针灸只在四肢、头面取穴施针,而前胸、后背,采取刺血的方式治疗,避开所有的危险区。

所以董氏针灸相对于传统针灸更安全

招式三:疗效更显著、更快捷

传统针灸施针要远离骨体,怕伤及骨膜。

董氏针灸有“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脉治脉、以皮治皮,以肉治肉”的方法,强调贴骨下针,有的更要针尖抵骨。现在医学研究证明,骨膜富含血管和神经,可以通过骨膜传导以治愈疾病。

所以董氏针灸相对于传统针灸疗效更显著、更快捷

董氏针灸的特有针法

针法一:倒马针法

在董公所传六百多位穴位中,有将近百分之六十的穴位皆为成组的穴位。董公认为:“久病痹症”,若只用一、两针来治疗,效用不高,且疗效较为有限,故发展出董氏针灸特有的倒马针法。

其针刺方法为:于一个部位同时取一组穴位刺之,一般情况下同时取2 —3穴,如此刺之可加强疗效。

针法二:动气针法

中医针灸治病的原理是:调气活血。动气针法即进针得气后,在捻针的同时,令患者活动患处,然后根据治疗效果决定出针和留针。

例如小节穴,这是董氏针灸中的“明星穴位”,主要治疗脚踝扭伤,施针于手部,活动患处,3-5分钟后,疼痛即消。

想学习董氏针灸,但基础为0,不用怕

没有方法路径,水平提高慢,不用怕

没有专业老师,怕学不懂,不用怕

跟刘红云老师学董氏针灸,这些担心和问题,统统都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