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能贵:针灸能减少脑卒中残障 还要弄清为什么起作用

文 / 健康有我管
2020-11-07 09:19

十年磨“一针”。广州市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现学校党委常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科技负责人许能贵教授,凭借“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通过研究发现,在针灸适时介入下,脑卒中患者的残障率大大下降,获得了极好的治疗干预效果。

许能贵教授分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课题经过和结论。

“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我们还要做好研究工作的总结,进一步弄清针灸治疗的科学机制,并且推进针灸这一传统疗法的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和国际化。”1日下午,在《传承与发展中医传统疗法暨固生堂传统疗法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许能贵教授表示,好的科研成果需要进行产学研转化。下一步,将利用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和固生堂中医连锁这样的企业机构加强合作,利用其每年680完人次的诊疗量,加强后续中医针灸这一传统疗法的后续研究。

会议现场,固生堂中医连锁集团董事长涂志亮、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进行精彩致辞,上百位医学专家莅临现场见证重要时刻,也互相交流针灸在临床上的实际运用。

活动同期启动传统疗法研究院揭牌活动。

针灸疗法: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名片

近几十年来,随着针灸临床效果不断通过科学研究得到充分验证。世卫组织将针灸确立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实践和研究证明针灸的科学性毋庸置疑。

“因疗效确切、应用广泛、操作简便、副作用小,针灸不仅成为中医瑰宝,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李梓廉表示道。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梓廉表示因疗效确切、应用广泛、操作简便、副作用小,针灸不仅成为中医瑰宝,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眼下,距离2010年中医针灸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已过去10年,针灸不仅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更带领着中医药走向国际化。此次由华南针灸研究中心与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联合主办的以“传承与发展中医传统疗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就是对中医传统疗法的不懈传承与良性发展。

固生堂中医传统疗法研究院的揭牌成立,不仅将大大加强中医针灸经验的学术传承以及岐黄医学的学习,提高中医针灸在临床、科研、教学及学术创新等方面的水平,还将有力推动中医针灸等传统疗法的广泛展开,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实惠的中医传统治疗服务。

据了解,此次大会同时也是“世界中医药日”活动的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与会议,不仅展示了中医药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凝聚中医药事业的有生力量,团结全球中医药人,进一步促进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发展。

传统疗法专家分享“针治百病”心得

现代临床也证实,针灸在近百种疾病治疗中安全有效,不仅可以治疗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关节炎、偏头痛等常见疾病,还可以广泛运用于针灸美容、减肥,甚至心理疾病的治疗。因其无毒副作用、见效快,针灸一直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

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许能贵教授为广大中医师分享自己利用针疗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和临床应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唐纯志教授、庄礼兴教授、李滋平教授、陈兴华教授也分别分享了自己利用针疗治疗各类疑难杂症、调理亚健康上的心得。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表示,今年1月10日,由许能贵研究员作为第一主研人完成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学校15年来的首个国家科技二等奖,也是建校以来的首个针灸方向的国家科技二等奖,充分展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在针灸临床、传统疗法方向的优势。固生堂与许能贵研究员团队成立传统疗法研究院,对传统疗法的临床指导、理论总结提升、传承创新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的研究成果已经通过指南的形式在全国的脑卒中针灸治疗中加以推广。后续,我们还会在指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为中国的脑卒中救治临床工作添砖加瓦”,许能贵表示。

采写 南都记者王道斌 实习生萧嘉佳

通讯员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