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急救,针入病除

文 / 经益国学
2020-04-14 00:07

怎样学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急救,针入病除

当身边有人因急病发作昏厥时,是否因为手边没有药物,或者距离医院太远,而焦急万分?,眼睁睁地看着情况的恶化?紧急关头,如果会针灸,一根针、几个穴便可解燃眉之急!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可是,在许多人看来,中医是“慢郎中”,只能治慢性病,急救不在行。其实中医急救的历史源远流长。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所述的病种,不少是急症重症,甚至是危重病;

葛洪的《肘后救急方》也是救急的代表作之一。而针灸对于抢救昏迷、痉挛以及部分血症,见效快,效果显著,体现了中医急救的实力,让世人认识到中医在急救领域的显著效果。

《黄帝内经》里提到针灸的疗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古人把针刺之后的疗效比若是风来吹云一样神速。

我国劳动人民和历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创造了许多急救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直到今天仍在使用。下面与大家分享!


哮喘急性发作

耳穴治疗哮喘突然发作效果极是迅速,不比喷喉剂慢。并且,耳穴对于急性痉挛、急性疼痛和急性炎症,往往有迅速的止痉止痛消炎效果。

若遇到这种情况,中医如何应对

①手指按压天突穴:病人自己或他人用拇指勾住胸骨向下按,一按一松,刺激病人咳嗽,或者吐出浓痰涎沫,往往可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可按压此穴以救急。

②针刺大鱼际的中间,刺入留针一会儿,即可以缓解哮喘发作。大鱼际是肺经所过,在此处针刺可以通宣肺气,缓解喉管以及支气管的痉挛,对于咳喘不止亦极有效。

急性心绞痛


心绞痛是常见的疾病,表现为胸前区压榨性疼痛,一般持续数分钟,可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不能及时治疗,会造成生命危险。

若遇到这种情况,中医如何应对

①可按压至阳穴,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用手指按压,或者用笔头、短棒、硬币,甚至于一小块尖头石子都可以。按压时适当用力,以病人出现酸胀感为度。按压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按压数分钟即可。经按数秒钟后,心绞痛即开始缓解,按压1次可维持有效时间半小时许,这可为送去医院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②按压内关穴,在小臂掌面,腕骨向上三厘米左右的位置,两个筋的中间。可以用拇指重重按压内关穴,能快速缓解心区的绞痛。

跌打昏迷


从高处跌落,或者车祸撞击,或者地震挤压,有时人会昏迷过去。

若遇到这种情况,中医如何应对

①不乱动病人,需让病人自己慢慢地呼吸过来才行。

②可强刺激人中穴,以促进病人复苏。

高处跌下,人体的气机突然逆乱,人身内天地之气不相交接而昏迷。因此,历代医家认为,人中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更是急救昏厥之要穴。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中暑、昏迷、晕厥、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等。用手指掐或针刺该穴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

现代研究亦发现,刺激人中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血压是主要生命指征之一,任何原因造成的血压过低都会危及生命,在危急情况下,提高血压可以保证各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动。而且,刺激人中对另一主要生命指征——呼吸活动也有影响,适当的节律性刺激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进行。

另外,此类病人多可能有内脏出血。因此,搬运需十分小心。即使病人已经苏醒,亦不可乱动,当及时去医院诊治,以防因内脏出血出现意外。

血压暴升将欲中风


据统计,80%以上的中风病人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病人发生中风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4-5倍,且以出血性中风居多。此病俗称脑溢血。

高血压导致中风将要发作之时,病人可能会有突发性的剧烈头痛、恶心欲吐、视物模糊、四肢麻木或者颜面潮红等,这往往是中风发生前的警报。此时如果能迅速地缓解血压,则可以预防中风的发生。

若遇到这种情况,中医如何应对

①救急之法,当刺血:可以刺十指尖出血或在鼻尖刺出血来。

②刺太阳穴附近的血络:血压突然升高时,往往见病人面红目赤,头部暴痛,且太阳穴处见明显瘀曲的血络。此时用三棱针或者注射针头刺血管瘀曲的部位,放出恶血,可以迅速预防中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