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曲骨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文 / 艾灸百科
2020-03-10 16:09

曲骨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任脉。位于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针灸此处可以用来治疗少腹胀满,小便淋沥,遗尿,疝气,遗精阳痿,阴囊湿痒,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等。


曲骨穴的位置和取穴方法
曲骨穴位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取穴时仰卧,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心点(即凹陷处)取穴。
曲骨穴的功效
该穴位具有收降浊气、通便利尿、清热止痛、调经补肾的作用。
艾灸曲骨穴的功效
艾灸该穴位具有调理小便淋沥、遗尿、遗精、阳痿、阴囊湿疹、膀胱炎、赤白带下、子宫内膜炎等症的功效。
艾灸曲骨穴常见的配伍穴位
配归来穴、三阴交穴,艾灸遗尿;
配三阴交穴、膀胱俞穴,艾灸膀胱炎;
配血海穴、风市穴,艾灸外阴湿痒;
配三阴交穴,有强阴醒神的作用,艾灸产后暴厥;


配鱼际穴,有养阴泻热的作用,艾灸阴汗如水流;
配中极穴、肩井穴,有行气通络,强阴壮阳的作用,艾灸难产、胞衣不下、宫缩无力、产门不开等;
配肾俞穴、志室穴、大赫穴、关元穴、命门穴,艾灸阳痿、遗精(肾气虚型);
配膀胱俞穴、肾俞穴、次髎穴、阴陵泉穴、蠡沟穴,艾灸阳痿、遗精、癃闭、淋症、阴痒、湿疹、带下(湿热下注);
配中极穴、关元穴、肾俞穴,艾灸肾虚、遗尿、小便不利;
配关元穴、命门穴、阴交穴(针补法或灸),艾灸宫寒不孕、痛经。
曲骨穴的艾灸方法

采用温和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