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中医的针灸入门“一夜通”(上)

文 / 中医出版
2020-02-29 08:05

“针灸的学习一定要在学中用,不要等到全明白了才去动手,因为它的真谛就在临床的感受中。

“只要一个晚上的理论学习,你就可以基本入门,还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的入门呢。

“今天晚上我就把你带入‘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境界。

50年前的一个夜晚,有位对学习中医摇摆不定的青年,以针灸为基础踏入了中医之门,上面的话就是当晚开始前,他的老师对他说的。这位青年在今后悬壶济世数十载,对仲景学说和日本汉方医学多有阐述发挥,这个人叫做娄绍昆。

是夜,为娄先生针灸启蒙的何黄淼老师教学的主要内容,根据娄先生的回忆,与大家分享如下:

针灸取穴可以从五个方面考虑(受限于篇幅,本次先分享前三条):

第一,八总穴;

第二,八会穴;

第三,局部取穴;

第四,背部督脉寻找阿是穴;

第五,病位交叉对应取穴。

1八总穴取穴法

这是一个整体取穴法。根据八总穴所针对的人体部位取穴,针灸医师就能把所有疾病纳入你的诊治范围。

首先要记住一首歌诀:

头面合谷,颈项列缺,

胸脘内关,脘腹(足)三里,

腰背委中,胸胁阳陵,

少腹(三)阴交,颅脑太冲。

“之后,何老师马上对我进行‘八总穴取穴法’的考查。考查的方法是,何老师讲一个病证,我就在常规消毒的情况下,用右手把一寸的毫针捻转着刺进自己手、臂、脚、腿的相应的穴位。

小编按:各位读者不妨也测试一下自己能否通过这次考查。

譬如,他说眼睛红肿。我想了想,眼睛所在的部位和头面与颅脑有关,于是就在太冲与合谷穴位上扎针。

他说胸闷、心烦、失眠,我想了想,胸闷、心烦所在的部位和胸部有关,与颅脑有关,于是就在内关与太冲穴位上扎针。

他说呕吐、胃痛,我想了想,呕吐、胃痛所在的部位和胃脘有关,于是就在内关与足三里穴位上扎针。

他说颈项强痛,我想颈项强痛所在的部位和颈项与肩背有关,于是就在列缺与委中穴位上扎针等。

经过半个钟头的反复现场考查与具体操作,我就已经能把一些病证在八总穴范围内的取穴规矩灵活地用上了。”

2八会穴取穴法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它们分别是:①腑会中脘;②脏会章门;③筋会阳陵泉;④髓会绝骨;⑤骨会大杼;⑥血会膈俞;⑦脉会太渊;⑧气会膻中。

开始阶段可以先学习其中的三个。

腑会中脘,就是规定所有消化道的疾病首先要考虑使用中脘穴。

脏会章门,是指由于脾气虚引起精、气、血、津液化生不足,针灸要考虑取章门穴。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是神疲乏力、语声低微、气短自汗、舌淡脉弱这四个方面的症状,如果再加上面黄、肌瘦、纳呆、便溏等症状就是脾气虚的诊断依据了。章门穴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右边也是同样的位置,八会穴的使用一般规定‘男左女右’,初学者用 0.5 寸的毫针,切记勿忘。

剩下六个穴位,其中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是筋会阳陵泉,特别是有关神经与关节的痉挛性疾病,针刺阳陵泉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何老师说:“这样的病例很多,曾经一个老先生患带状疱疹,温州人称之为‘火丹蛇’。发病已经半个月了,皮肤表面的水疱已经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但是皮肤十分敏感,不能抚摸,左胸更甚。全身时发痉挛性抽痛,特别是在夜间十二点至凌晨三点,痉挛性抽痛加剧。他的家人请我出诊,我看见他平躺在床上,精神异常紧张。我给他针刺的第一个穴位就是阳陵泉,入针不久,病人说自己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随后我就再针刺两侧的内关与公孙,留针十分钟。第二天,听他家人来说,夜里睡得好,早晨的食欲也比平时好。按上法连续针刺了五天,病人就基本恢复了。”

3邻近取穴

针灸取穴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在发病部位的体表取穴或者发病部位的邻近取穴。也就是说,哪里不舒服就在哪里针灸。这种取穴的方法是最原始的方法,也可能是先人最早发现的一种取穴的方法。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邻近取穴的方法,它的临床疗效是不容怀疑的。有一些用药物久治不愈的病痛,在患病部位的体表针刺以后就有了效果。如果针刺后加以拔火罐,特别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后再拔火罐,就可能收到更满意的疗效。

曾有一个中年男教师,两年前骑自行车时不慎跌倒,右脚的脚后跟擦破了皮。后来周围皮肤感染了,久治不愈。两年来,不能穿袜子,不能穿鞋子,只能穿着拖鞋。后来求诊于何老师,何老师在常规消毒后,用一寸的小毫针在患者的右脚跟溃破处的外面,离开溃破处二三毫米处的边缘一路点刺,稍有一点点出血。隔天一次,点刺三次以后,脚跟溃破处渐渐地愈合了。

但是,初学者在针刺的时候,首先要知道什么部位不能针刺,不然的话会出医疗事故的。有三个部位你先不要针刺,一是枕骨下面的区域,如风府、哑门、风池等穴位,它们与延髓靠得很近,一不小心就会出大事故。深刺风府治精神病,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名噪一时,成为时髦的风尚,然而不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疗事故。还有深刺哑门治聋哑,也曾造成不幸事件。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刺胸腹者,必避五脏”及“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牢记心中,并能如实照章去做,错误就绝对不会重演了。另外两个不要针刺的部位,一个就是眼睛及其他周围的区域;一个就是肚脐眼。肚脐眼命名为“神阙”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艾条熏灸时最好在“神阙”上面加一点盐巴,本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多用于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

何老师扎针时的注意事项还有以下两项:一项就是在胸背部与腹部初学阶段针刺深度不超过 0.5 寸;还有一项就是对于体弱者、因劳累而体能消耗过多者,一定都要平卧在床上针刺,以免“晕针”。

(未完待续……)本文内容来自

……以下是广告时间……